勋章、奖章、纪念章等足足有几十枚,每一枚都诉说着当时的惊险故事……7月16日,“百年百位老英雄 百年百个红家庭”集中寻访活动第十六站,在清丰县大流乡夏庄村抗战老兵夏文艺(在部队名夏文义)老人家中,我们聆听这位老英雄讲述他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97岁的夏文艺老人多次提到的一句话。他戎马倥偬,九死一生,经历过战场的腥风血雨,不过他的职责和使命主要是负责管理和保护我们革命军队的“钱袋子”。
夏文艺老人1924年10月出生,1942年10月参军,1943年1月入党。参军后,他在冀鲁豫军分区五分区后勤部当通信员,跟从并服务于会计科长唐竹桥。
夏文艺老人讲述的战场往事惊心动魄……
用生命守护部队的“钱袋子”
有一天,夏文艺跟随部队在山东聊城驻扎时,军区领导给他安排了紧急运送50万冀鲁豫边区币到山东曹县的任务。当时任务紧急,夏文艺独自一人骑上自行车,驮上一大包钱就出发了。不料,骑行途经一个乱坟岗时,他被敌人的飞机发现了。随后,敌机在上空反复盘旋着向他投掷炮弹,情势危急,夏文艺机警地用那些坟垛打掩护,以躲避炮弹的轰炸……当敌机终于飞走后,他立即骑上自行车向曹县飞驰而去。后来,他在曹县城北遇到部队,终于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运送50万钱币(边区币)的任务。
“前方部队等着花钱,个人想着法儿也得送去,死活也得把钱送到!”夏文艺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毫不犹豫跳进冰河捞银圆
跟随部队南下时,由于冀鲁豫边区币在贵州不能流通,夏文艺必须把200万边区币换成银圆,用马驮着跟随部队前行。
一天,部队行军到一条小河边时,夏文艺所在的部队突然遇到敌人袭击,他驮运银圆的马不幸中弹跌到河里,银圆随马撒落在河水中。当时正是冬天,寒风凛冽,河水冰冷刺骨,但是为了抢救部队的“钱袋子”,夏文艺和另外一名战友毫不犹豫 地跳进有冰凌茬子的河里开始捞银圆。他们在冰冷的河水中足足泡了3个小时,等把散落的银圆全部捞出后,他们的腿已经失去知觉,缓了很长时间才能正常走动……
护送约一公斤重金子寸步不离身
到达贵州后,夏文艺所在的部队与蒋介石的部队遭遇,并在战场缴获了一袋金子,约一公斤重。部队首长对夏文艺说:“保护好这袋金子。”随即就把金子交给他保管。
夏文艺自从接手这袋金子后,从没让这金袋子离过身,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无论走路、吃饭,还是去厕所,都随身带着,晚上睡觉时也不忘把这袋金子搂在怀里,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直到半月后,这袋金子被顺利转交给军区相关部门,他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为了保护好这袋金子,这半个月,夏文艺压根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当记者问夏文艺老人最多经手过多少钱时,他自豪地说:“最多的时候用军车拉了一车钱,有后勤保障经费,有部队军饷经费。”而夏文艺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才0.5元。记者笑着问他经手这么多钱是否有过其他念头,夏文艺老人十分干脆地回答:“哪能有?外财不富穷命人,公家的钱公家花,个人的钱个人用。公家的钱那是有数的,公家的钱绝对一分也不能动!”记者 关咏梅/文 通讯员 范亚贞/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