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濮阳建市之初,全市公路总里程仅有780公里,且路况差、通行能力低。“出行难、运输难”是当时交通发展的基本状况,也是制约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建市后,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交通投资力度,濮阳交通呈现出生机勃勃向前发展的态势。
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6992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66.9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条232公里,国道4条288.5公里,省道12条577.5公里,农村公路5894公里。全市所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全市75个乡镇全部实现通二级路出口的目标。
2014年11月6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河南濮阳段重载运行试验圆满成功,濮阳结束了无国铁历史;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正在火热建设,濮阳人即将圆了“高铁梦”。
高速公路建设掀起高潮
高速公路方面,自2002年起,濮阳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同年4月18日,濮鹤高速公路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04年11月15日,濮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濮阳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近年来,濮阳先后建成濮鹤高速、大广高速濮阳段、南林高速濮阳段、濮范高速、德商高速、台辉高速豫鲁界至范县段6条高速。总长81公里、总投资96亿元的濮卫高速,阳新高速一期和阳新高速黄河大桥项目正加快建设;总投资70亿元、总里程49.4公里的阳新高速北延、濮卫高速东延项目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工建设。
此外,我市已启动濮阳至滑县高速公路、濮阳至豫北机场高速公路和台前至阳谷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包装。这些项目建成后,一个纵贯南北、承接东西、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即将成就濮阳“三省交通枢纽”重要地位。
放眼龙都大地,一个个产业园区、经济强镇如长藤结瓜,纷纷在高速公路沿线伴生、集结。龙都濮阳,开始释放“高速”魅力。
干线公路等级迈入全省前列
干线公路是除高速公路以外,为公众出行提供基础性普遍服务的又一“主动脉”。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干线公路的支撑。
自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将干线公路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把干线公路建设作为主攻项目之一。此后,我市干线公路共开工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47.9亿元,争取上级资金19.8亿元,建设总里程46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37.8公里,填补了我市没有一级公路的空白,在公路等级质量上一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同时,我市以路网规划调整为契机,积极推动省道升国道和县道升省道工作,境内S101、S208、S301成功升级为G342、G240、G341,填补了濮阳没有“东西横线”国道的空白。我市从原来1条国道92公里、11条省道497公里的路网布局,优化为4条国道288.5公里、12条省道577.5公里,初步形成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初显区位优势的路网布局。
目前,我市境内已形成“七纵九横”干线公路网络。完善、快捷的干线公路运输网,大大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降低了商品交易的运输成本,有力推动了商贸流通业发展。
农村公路由“通达”变“通畅”
濮阳是农业大市,全市五分之四的人口是农民。农村地区道路通行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尽管我市已于2007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柏油路,但由于农村公路超期服役率高、原建设标准低、养护管理不到位、超载车辆行驶等原因,农村公路损毁严重,通村公路“通”返“不通”现象普遍,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新的行路难。
2012年年初,我市组织人员逐村对农村公路进行了普查,共普查道路6200公里,其中次差道路3134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0.5%。根据普查情况,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明确自2012年起,利用4年时间,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对干线公路的支撑和集散作用。
4年建设3000公里农村公路,在全国极其少见。曾有人预言,在濮阳这样的“小城市”完成这样的大目标,只是一个神话。但事实胜于雄辩,濮阳把“神话”变成了“现实”。如今,我市所辖5县中,范县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南乐县、清丰县、台前县被命名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濮阳县通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考核验收。经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研究,推荐我市为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农民群众由衷地感叹,农村公路越修越远,党和政府越来越近。
铁路建设稳扎稳打
铁路建设方面:我市1987年由地方贷款筹资,将原73.57公里的窄轨铁路改建为准轨铁路;1995年3月起,分期对濮台准轨铁路进行升级改造;1998年8月,濮台铁路全线建成投运。
2009年12月22日,全长1260公里、总投资998亿元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在郑州举行开工仪式。2014年11月6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建成通车,濮阳人民的“国铁梦”变成现实。
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2016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正式通车,濮阳即将开启“高铁时代”。京九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郑濮济高铁和规划中的京雄商高铁将在濮阳交汇,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即将形成。
场站和机场建设加快推进
场站建设方面,全市汽车客运站实现一级站县全覆盖;濮阳东站、南乐东站、台前东站等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加快推进;台前县电商物流园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示范物流园区;中原国际陆港、濮集物流集装箱物流园建设有序实施。
机场建设方面,我市抓住国家支持河南省作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先行试点区域的机遇,积极谋划我市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