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吃亏书记”的乡村振兴梦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连成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7-01 11:37:50   

李连成,男,中共党员,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委书记。2001年,李连成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6月,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2021年1月,入选农业农村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和农业农村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名单。

“当干部就要能吃亏”

西辛庄村委办公楼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在“吃亏碑”前,李连成坦言:“党员干部要带头吃亏,只有全心全意带着大伙儿往产业发展上使劲,经济发展才能驶上快车道。”

1991年8月,李连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把“军令状”立到了村委会墙壁上:“我要是喝村里的一盅酒,就割我的舌头;要是乱花村里的一分钱,就剁我的手指头!”

践诺不易。就在那一年,为号召村民种植蔬菜,他主动把自家的蔬菜大棚送给村里的贫困户。1996年,西辛庄村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但有2户村民凑不够钱,李连成就多拿出6万元,说:“我这6万不参与分红,赚了算人家的,赔了算我的。”1997年,为让更多村民参与企业分红,李连成说服其他12户股东把价值百余万元、正在盈利的再生纸厂以6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村集体。1998年,村里搞新村建设,需要重新划分宅基地,他把自家的宅基地让出来,选了村南的一个臭水坑。外出跑业务、办公事,李连成尽可能当天回去,因为他舍不得住招待所。为了村里的发展、村民的幸福,李连成吃了多少亏大家都看在眼里。

“当支部书记,我有发展瘾”

李连成是西辛庄村最早致富的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请专家指导搭建了塑料蔬菜大棚,因为找对了路子,又能打拼,没过几年,就成了村里的“首富”,盖起了一座小洋楼,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当时,西辛庄村多数村民离富裕还有很远的距离。

20世纪90年代,面对全村人期待的目光,他义无反顾地担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李连成不辞劳苦,北上天津、辽宁,南下上海、江苏,参观考察、招商引资。工业用尼厂、纺纱厂、酒厂、纸箱厂、电光源厂等一座座厂房在西辛庄村拔地而起。

“干啥的人有啥瘾,当支部书记,我有发展瘾。”李连成说。看到村里企业多了、用工数量增加了,他开始将西辛庄村企业入股权和务工权向周边村开放,吸引外村人到西辛庄村务工。西辛庄村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产业现代化的路子。

如今的西辛庄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16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富裕村、全国文明村,村里家家住的是小洋楼,户户烧的是天然气,村民用水、用电、看病吃药不花钱,孩子上学全免费。

“实施乡村振兴我们也要带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连成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带领全村群众从改造身边的生态环境做起,投资60余万元,把村周边的80余亩废旧坑塘打造成了生态观光湖,湖内放养金鱼和锦鲤,种植莲藕和水草,打造成群众宜居、乐居、安居、喜居的生态环境。

在李连成的带领下,西辛庄村从豫北闭塞破落的贫困村变成全国赫赫有名的富裕村,从人人吃不饱饭到人均年收入超万元。西辛庄人的圆梦之路正是中国农村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

对于李连成提出的“八个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应说,“我们都是追梦人”“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我们的实践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我们要继续努力地走下去!”李连成表示:“总书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得带领俺村村民实实在在地干,在乡村振兴中为全国带个好头,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梦。”记者 段利梅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