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逐梦前行铸就辉煌路 砥砺奋进再谱新篇章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6-28 08:25:52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无数革命志士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是一方新兴的热土,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唱响脱贫攻坚时代凯歌,书写逐梦小康恢宏篇章;这是一块投资的宝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来此投资兴业,把工业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幸福的乐园,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呈现一幅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这就是濮阳县!一个过去因黄河泛滥而积弱积贫的革命老区,一个现在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崛起的魅力新城。

红色革命老区 五大战略成就瞩目

濮阳县是红色革命老区,在我市各县区中建党时间最早,对革命贡献巨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1924年,今濮阳县柳屯镇曲六店村先进知识分子王亦华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李素若、赵纪彬、徐仲三、谢台臣等先后入党,并深入农村、学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10月,濮阳县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1927年6月,中共濮阳特支建立;1927年10月,中共濮阳县委成立,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领导濮阳县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从声势浩大的濮阳西区农民运动,到威震豫北的盐民斗争;从浩浩荡荡的姚家暴动,到轰轰烈烈的民主民生斗争;从出奇制胜的常庄战斗,到彪炳军史的八公桥战役,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濮阳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进行各项民主改革,大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组织动员群众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发展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中,濮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薪火相传,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濮阳县的发展步伐,顺利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确立的主要任务,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建靓县、商贸富县、金融活县、生态立县五大战略,奋力转方式、调结构,夯基础、增后劲,抓改革、激活力,办实事、惠民生,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抓项目育产业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濮阳县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加大力度抓项目、扩产业、增后劲,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美国通用低风速风机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华能650MW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天顺风能叶片制造项目试生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已见雏形;中建材超白光热玻璃、浩森一期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濮耐、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凯利来食品产业园试生产,汇川冻干、亿利滋食品等项目加快建设。“两区一园”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和庆祖食品专业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县产业集聚区红旗路东延、文明路南延等道路建成通车,完成拆迁900余户,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创业路、濮范路等建成通车,医疗服务中心、文留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企业服务中心主体完工,供水增压站、特勤消防站、综合管廊等项目顺利推进;户部寨安置区部分交房,群众有序搬迁入住。庆祖食品专业园区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持续完善。

抓精准促落实 决胜贫困逐梦小康

濮阳县曾是省级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091户110462人,贫困村174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濮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县四大班子成员齐参战,干部群众总动员,攻坚力量在脱贫一线凝聚,干在实处,拼在一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向脱贫发起全面总攻,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脱贫“答卷”。2019年5月,省政府宣布濮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濮阳县实现了高质量摘帽。目前,全县1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切实做到了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为让黄河滩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该县全力推进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濮阳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共涉及7个乡镇48个村11112户40611人。该县按照“靠近县城、靠近乡镇政府驻地、靠近产业园区”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乡镇安置区5个、县城安置区2个(一期、二期),新建住宅楼213栋及小学、幼儿园等基础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58万平方米。

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后,濮阳县围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防返贫监测帮扶和壮大特色产业“两项重点”,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政策举措、要素保障,满怀信心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抓基础促提升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近年来,濮阳县委、县政府抢抓政策机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大抓城市建设,让濮阳县这座老城开启“美颜”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美丽宜居之城。2017年以来,全县共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36个42078套498万平方米,概算投资182亿元,共涉及城中村40个、棚户区18个,被征收户2.53万户,拆迁面积460万平方米。新修和打通龙苑路、昌盛路、昆吾南路等27条道路,新建和扩建街心公园绿地20余处,进一步健全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建设了城南新区,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G106陈庄—八公桥段、挥公大道西延改造等道路建成通车,县、乡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有序建设,完成62个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农村改厕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天然气通户率持续提高,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抓治理强保护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濮阳县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厚植生态底色,培育发展动能,正转化为推动濮阳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濮阳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六控”,推进“三散”专项治理;开展水环境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排查整治工作,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制;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开展国土绿化,使绿色成为濮阳县发展最亮丽的底色。积极谋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谋划项目;统筹推进“四水同治”,建设提升引黄入冀补淀和濮清南输水干渠工程,实施渠村等三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力推进黄河、金堤河湿地生态保护,绘就了清水碧波交相环绕的美丽画卷。

抓投入强保障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濮阳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惠民生,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2020年,全年累计民生支出62.2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6%;31项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6210人、再就业444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34万农民工外出务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分别每月人均提高135元、15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10元,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持续提高。县敬老院、东北区域敬老院主体完工,完成5个敬老院各项设施的综合提升。新改建5所城区中小学、1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北师大濮阳实验学校实现招生,濮阳县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开工建设农村教师“两套房”。县职教园区主体完工,启动大专院校创建。县中医院新院区营业,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主体封顶,县精神病院等3所医院新院区快速建设,5所医院升为“二级医院”;“两筛”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文化惠农工程,组织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30场、送戏下乡300场、送电影下乡1.2万场。娄昌湖杂技文化园开园迎客,成功举办首届娄昌湖杂技文化艺术节暨濮阳县第三届乡村旅游节。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市民健身中心加快建设,建成社会足球场20个。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光辉历程,濮阳县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风险,铸就了辉煌之路。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濮阳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开创濮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赵少辉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