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那年,我听说共产党的队伍为咱穷人打天下,就下定决心要加入队伍……”
5月13日,“百年百位老英雄,百年百个红家庭”集中寻访活动第五站,我们探访了申来福老人,一起聆听老英雄的感人故事……
申来福出生在山西晋城一个小山村。1937年,13岁的申来福听说“共产党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激动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便去报名参军,却因为个头太小被拒绝。他跑到兵营打水、扫地,抢着干活儿,最终留下来当了一名小红军。
不久,申来福正式加入八路军115师686团,随后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伏击战”。据师部部署,685团与686团占领蔡家峪、西沟村一线阵地,断敌退路,并打击援敌。1937年9月24日夜,大雨如注,狂风不止,战士们只好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手从齐腰深的河流中蹚过。9月25日清晨,他们按预定时间赶到了伏击阵地,迅速构筑工事,实施伪装。
“25日7时,平型关主战场乔沟伏击战打响。当日军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岔路口时,早已埋伏好的685团、686团、687团同时开火,毫无戒备的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平型关伏击战共歼敌千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回忆这场惨烈的战斗,申来福仍激动不已。
此后,申来福担任了团长杨得志的警卫员,跟随部队转战冀鲁豫。他在抗日战争中共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在内黄县泥儿头战斗中缴获敌军一门大炮;在滑县东沙河村一仗中连续八九天激战不止,轻伤不下火线;在济宁战斗中,设巧计,用铁板做车掩护过河送炸药,炸开城楼,全歼敌伪军;在抗日战争中,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九死一生,身上伤痕累累。
在解放战争中,申来福转战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在淮海战役中,他的左眼、耳朵、腿部被弹片击中,后来他被定为五级伤残。
1948年,申来福转业到清丰县,先后担任清丰县工商局局长,清丰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务,晚年在市公安局离休,享受省部级待遇。
申来福始终保持着优良的革命传统。1973年,申来福的二女儿下乡到清丰国营农场工作,她不但要干好农活,还兼职农场的赤脚医生,有一次累病了回到家,申来福却严肃地教育她:“你不要怕艰苦,要想着怎样为国家奉献青春年华,不要想着回城让我给你安排工作……”
几年前,一直精心照顾他的二女儿因胳膊劳损疼痛难忍,想用父亲的医疗卡买几贴膏药,却被老人断然拒绝:“这些医疗方面的待遇,是我和战友拿命换来的,不是你们自己奋斗出来的。你们虽说是我的孩子,也坚决不能享受……”
申来福身上一件件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让在场的人肃然起敬,并受到巨大的精神洗礼。记者 穆丽静 通讯员 范亚贞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