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在北京揭晓。记者从省妇联获悉,此次我省共有43个家庭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其中,我市有3个家庭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这些家庭因何成为全国五好家庭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李自勤家庭:三代同堂 点滴真情诠释家庭真谛
李自勤的家庭是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之家,夫妻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儿女品行端正积极上进,儿孙膝下健康成长。李自勤和其家人们一起,以德治家、崇尚文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积极进取、相敬相爱,在工作中热情奋进,用勤劳书写着爱岗敬业之歌;在生活中关怀鼓励,用点滴真情诠释着幸福家庭的真谛。
李自勤夫妇都是各自家中长兄和长姐,父母在世时,他们常回老家看望,天气寒冷,把父母接到城市家中侍奉;父母有病时,他们守在床前,端屎端尿,不怕脏累。他们还热心帮助邻里,为家属院的管理出谋划策。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自勤带头积极参与单位和社区值守,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孩子们都懂得尊老爱幼,互相关爱,为构建和谐家庭打下了良好基础。
李自勤在部队历练多年,养成正直朴实、是非分明的军人作风。他经常教导孩子从小树立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品德。家中崇尚科学,拒绝不良嗜好;孩子们个个求知好学,学习氛围浓厚;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坚持以理服人;重要事情召开家庭会,老少都有发言权……科学民主的教育理念,成为促进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
他们在物质生活上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提倡节约,从不浪费,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妻子宋翠梅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退休20多年,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接送孩子等事务,减轻了儿女负担,为孙辈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他们经常教育子女要面对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受父母影响,孩子们注重绿色环保、朴实自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李自勤自2003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便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上。他以满腔的热情和对慈善事业的执着追求,积极为濮阳市慈善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成功筹建濮阳市慈善总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救助重大疾病家庭、残疾人、学生、老年人等困难群体。他曾荣获“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中华慈善读出贡献(个人)奖”“河南省希望工程贡献奖”等,也被誉为“公道正派、干事执着,值得信赖的慈善工作当家人”。他的孩子们在工作岗位都勇于担当作为,工作踏实认真,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李权卿家庭:工作时经历生与死 生活中传承好家风
家是温馨的港湾,也是前进的后盾。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排爆民警李权卿,就有这样一个既平凡又幸福的家庭:他们夫妻爱岗敬业,共同进步,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崇尚科学,弘扬美德,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作为排爆民警,李权卿常年奔走于排爆的生死边缘,一旦发现非法爆炸物,必须及时处置、销毁,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他曾6天6夜连续忙碌在排爆现场。一次排爆中,火药意外爆炸,他身受重伤,双耳耳膜穿孔,听力、视力严重受损,伤势刚一好转,他又奔赴排爆第一线。战友给他总结了三个最多:受领安检任务最多,排除爆炸物最多,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多。他也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等荣誉,受到习近平等领导的亲切接见,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各大媒体宣传报道。
妻子王秀珍原系濮阳县粮食局助理畜牧师,工作认真,技术过硬,曾连年获得先进生产者。1999年下岗后,她在濮阳县开了间兽药饲料门市。她经营管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深受客户欢迎。
孝敬父母、家庭和睦是他们家的良好家风,他们尽心照顾双方老人,80岁的岳父骨折住院,李权卿更是擦屎端尿,端水喂药,照顾得细心周到,为孩子们做好孝老敬亲的表率。
他们重视子女教育,注重言传身教身教,育优良家风,家庭内民主谦和。多年来,他们坚持订制的各类书籍、报纸等刊物,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他们注重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
一家人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夫妻俩从小就教导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要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他们用节约下来的钱资助父母双亡的贫困学生、战友、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等。在单位,只要有捐款活动,李权卿积极踊跃,总是捐款最多的一个。平时生活中他们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养成起环境保护的行动与习惯。
李权卿一家是全国百万警察家庭中普通的一个,却在维护人民群众安危中无私奉献,彼此理解和宽容。未来生活中,他们将一如既往传承好的家风,爱家敬业、奉献为民,为祖国大家庭、为新时代中国梦,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张相娥家庭:扛得住挫折 守得住幸福
张相娥,华龙区孟轲乡北里商村村民。现如今,提起她的名字,街头村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数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用最真实的温暖和长久的陪伴,描绘出一幅五好家庭的图画。她家曾被评为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和河南省最美家庭。
作为婆家妯娌中的老大,张相娥主动承担起大儿媳妇的责任,供弟妹上学,帮他们张罗亲事,帮他们成家育子,让公婆安心舒心,颐养天年。
2007年5月,张相娥一向身体硬朗的丈夫罹患癌症,她不分昼夜悉心照顾,然而祸不单行,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她的头上,公公婆婆相继患病,最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张相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晚上照看被病魔折磨的丈夫,白天为公婆倒水送药、喂饭穿衣翻身、伺候大小便,无微不至,直到他们相继去世。让人欣慰的是,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其丈夫得以治愈康复。张相娥在娘家排行老二,但大哥、二弟、三弟都相继去世,赡养父母的重担又压到她的肩上,整天奔波于娘家、婆家,成了她生活中的常态。
张相娥婆家兄弟四个,作为家中的大儿媳妇,她总是风里来雨里去,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甘当表率,几十年来她与三个妯娌一直和睦相处,从未红过一次脸,提起他们家,人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她担任村妇代会主任、村妇联主席40余年,对乡邻不分远近,以诚相待,倾情相助,跑动跑西,协调关系,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受到老百姓的拥护爱戴,在北里商村,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嫂”。
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即使再忙再累,她也从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坚持言传身教,在她的细心教育培养下,大儿子孔德兴在复旦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业后,放弃到哈佛任教的机会回浙江大学任教,还参与了神州六号的研究,其他几个孩子也相继成才,成为单位的骨干。她家相继走出了3个博士生、2个硕士生以及5个本科生,被当地称为“大学生之家”。记者 李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