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战略的濮阳实践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乡村振兴巡礼丨留得住乡愁的魅力王楼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23 07:09:11   

2daf9126-bb3d-49ac-a46d-2182aec8b5f7.jpg

农耕民俗馆。

王楼村位于台前县后方乡乡政府驻地,省道S101南侧,全村现有280户1240人,民风淳朴,历史底蕴深厚。

走进王楼村,街道干净整洁,路边盛开的格桑花让人心旷神怡。听老人讲讲嘉庆年间翰林学士王遇泉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的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之道。去真武大帝庙上香,在百年古槐下许愿,农耕民俗馆里推一下旧石磨,女红坊里看一下旧织布机,感受传统的农家生活与精神家园。这里的每条小巷、每个角落都展现出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气息,一下子就唤起了人们记忆深处的乡愁。“有了这些,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他们绵延不断的乡愁就有了寄托。”台前县后方乡党委副书记齐跃民颇有感触地说道。

近年来,后方乡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人文四大优势,围绕“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花木小镇”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态、生活、生产“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精心谋划,强力实施,着力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进行有益的探索。通过依托现有资源,结合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和特色旅游,唤起人们文化寻根的乡愁。

以产业为根,精心培育新业态。对土地进行流转:S101以北进行了国储林项目建设;S101以南建起了蔬菜大棚,并与3家公司合作发展乡村观光农业。2018年,全村人均增收1300余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5万元。今年,王楼村增加了围村林项目,包括苹果园、梨园、杏园、桃园等果树园区,以及香椿、杜仲、中山杉、海棠等经济林,真正打造成“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木小镇。坚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一理念,对闲置老房子、宅基地进行置换和流转,统一包装开发了农耕民俗馆、女红坊、三味书屋、老生产队旧址等特色院落。

fe0f8ee5-9e2d-4254-b0db-9677b27343c4.jpg

漂亮时尚的文化墙。

以生态为韵,彰显宜居之美。王楼村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之魂,一方面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沿翰林大道种植格桑花,安装景观灯,主街道栽植柿子树、山楂树、黄金竹;另一方面推进“果树进庭院”活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石榴树和枣树。

以文化为魂,树好文明村风。王楼村依托翰林学士王遇泉的德、孝、仁、厚人文资源,打造了翰林文化广场。开展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新时代集体婚礼暨金婚纪念褒奖仪式等活动,涌现出了远近闻名的“金牌红娘”季瑞青,拒绝高价彩礼、做客北京电视台的创业青年王广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党建为统领,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党员主题活动日”等组织制度,王楼村加强集中轮训,创造外出考察学习机会,逐渐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整个村营造出村干部讲团结、有干劲,党员讲政治、有奉献,群众讲支持、有热情的乡村建设良好氛围。

2017年,王楼村被评为全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今年,王楼村又被台前县确定为“人居环境改善千万工程”示范村。“葱茏花木清香远,仁厚翰林遗风长”,如今的王楼村正以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奋进凯歌声中破浪前行,一幅魅力无限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策划:孟   晋 吉子文 梁南阳 周   源 供稿:王献伟 僧少琴 杨永战 王为峰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