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网上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让大数据惠及民生促进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付秋军
“近年来,我市加快打造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网上政府,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审批服务事项106个要素均可通过网络查询,市本级2116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豫事办’注册用户率先完成省定任务并稳居全省第一。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大数据只是各个部门的数据堆积。要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数据为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市政协委员付秋军说。
付秋军建议,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我市各部门应彻底破除部门间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建设一个更为简洁实用、覆盖面广、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的政府公开信息平台;相关部门将2021年梳理的“放管服”项目与梳理出的信息化项目结合起来,形成精细化台账,会同市督查局共同推进,逐步完善大数据;整合我市的电商平台优势资源,利用大数据智慧社区中的市民信息将农村的优质农产品精准推送,实现“互联网+农户+消费者”模式,减少中间环节,达到双赢局面。同时,在电商平台上将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精确推送到农户,让乡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好东西;利用大数据优势,将违法违规信息汇总,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性质恶劣的纳入全国诚信系统失信人名单,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全力营造不敢违规、不敢违法的良好社会风气;分门别类地引进专业的数据挖掘人员,组成分工明确、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挖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记者 赵春晖
大力发展中医科是保障广大患者健康的需要
——访市政协委员左庆选
“中医科是综合性医院不可或缺的科室,对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综合性医院的诊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中西医的融会贯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中医科是我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广大患者健康的需要。”市政协委员左庆选说。
左庆选建议从6个方面加强我市中医科室建设。一是建立中医科病房特色治疗室,逐步开展中药熏蒸、刮痧、拔罐等项目,同时引进先进的现代诊疗设备,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二是设立老年病、疑难病、慢性病、妇科病等中医专病门诊,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三是通过媒体宣传、开设讲座等形式扩大中医科影响,提高中医科声望;积极参加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定期向西医临床科室宣传中医药知识,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四是加强院内中医制剂的应用,选择一些临床疗效较好,应用广泛的方剂,制成胶囊、膏方或口服液等剂型,方便患者应用,从而提高临床的使用率。五是构建中西医联合诊治新模式。中医科医师主动联合其他西医科室,实行联合查房,将自己的中医特色疗法融入相关的西医科室,实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同时,让全院的病房都能成为中医科的病房,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设置的成本支出。六是医院要对中医科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在绩效考核方面,应考虑到中医虽然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但产生的社会效益较高的特点,制订适合中医科室发展的绩效考核方案,提高中医人员的积极性。记者 张岚岚
建设创业型城市 推进濮阳全民创业
——访市政协委员韩群涛
“创业是发展之基,是富民之本。建设创业型城市,推进我市全民创业,必将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设创业型城市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的根本举措。”市政协委员韩群涛说道。
韩群涛委员表示,建设创业型城市,一是提供优良创业环境。优化简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公共创业服务水平、建设公共创业导师队伍。支持各种投资主体创办创业投资机构,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业。二是建设健康创业生态。支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开展创业活动。鼓励创业服务企业投资建设创业资源市场,为创业者提供资本、项目、人才、培训、托管、代理、营销等一体化的全要素创业对接平台。三是培育高端创业人才。加快集聚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形成人才与科技相互助益、创业与创新紧密结合、企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队伍。启动濮阳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机制。四是打造新型创业平台。支持多元化主体在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区投资建设创业空间。五是推进全民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创业从“小众”向“大众”转变,搭建创业教育开放协同平台,培育全民勇于投身创业实践的新时代精神。积极探索以高校为基地,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创业平台”等多方合作的创业学院。为我市新型创业综合体和创业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设濮阳创业教育云平台,为全民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教育、创业研究、创业投资、创业市场等线上服务。 记者 杜鹏
用新担当新作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访市政协委员高卫红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是农业大省,我市又是省粮食核心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要有新担当新作为。”2月27日,市政协委员高卫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高卫红表示,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严守耕地红线,着力加强耕地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06.4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2.61万亩,连续19年实现了占补平衡。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高卫红说,尽管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目前仍然存在制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短板和因素,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有待加强,非规模化经营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率及产量的提高;信贷支持明显不足,制约了相关企业发展壮大;财政补贴有待完善,实际耕种土地的种粮大户未获得补贴,影响积极性。
高卫红建议:一是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强化组织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确保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和流转农户利益不受损害;二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多措并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加大财政金融风险补偿金的考核运用;三是通过组建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培育市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础,在‘六稳’‘六保’任务中处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高卫红说。记者 史式灿
抢抓机遇打造生物基材料产业新高地
——访市政协委员黄泽岭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黄泽岭提出建议:要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打造生物基材料产业新高地。
黄泽岭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生物基材料产业现已入驻企业14家、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42亿元,产能达到50万吨,形成了集聚发展效应,实现了生物基产品规模化发展。
为此,黄泽岭建议,应建立生物基材料产业的生产要素特批机制,协调增加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和环境容量指标,以解决规模发展瓶颈问题;要做好定向招商填补空白,强化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链,以解决产业断链问题。同时,建议制定落实禁塑法规,解决产品的推广问题。黄泽岭表示,我市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将禁塑纳入我市立法工作计划,构建塑料污染治理的法规体系,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对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以及厚度低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查处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营造禁塑的浓厚氛围。
“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打破常规搭建平台,在生物基材料产业项目资金申报、金融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解决发展融资问题。要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以优惠的待遇和优厚的条件把专业人才引进来、留下来,推动生物基产业发展和振兴。”黄泽岭说。记者 王亚娟
加强品牌建设 推动食品行业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张峰
“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更多食品知名品牌,是推动濮阳市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月26日,市政协委员张峰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市食品行业发展基础优劣并存,濮阳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深厚的食品工业基础,但是大多食品企业生产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产品附加值不高,薪资待遇低等,造成我市劳动力外流严重、高端技术人才急缺,限制了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张峰表示,打造知名品牌就应该壮大企业规模、夯实品牌基础;扩大宣传渠道、创建知名品牌;加大人才引进、推进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鼓励食品企业做大做强。选择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上市融资,扩大规模,尽快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食品龙头企业强化主业,实施兼并、控股、参股,迅速扩张,壮大规模。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社交属性,加速品牌升级转型,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濮阳制造”食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借助政府公信力对食品品牌进行宣传;鼓励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大型活动进行品牌宣传。张峰表示,最主要的是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更能吸引高端食品人才入驻濮阳的人才引进政策。记者 张迪
加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实现健身场地设施全民共享
——访市政协委员王建如
“建议进一步构建‘大群体’的工作格局,加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各类健身场地设施的全民共享。”2月27日,市政协委员王建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街心花园、边角地等,大力建设篮球场、健身步道等公共健身设施,基本形成中心城区有体育场馆、沿河有健身步道、社区有健身设施的三级健身网络。同时,通过开展龙湖自行车赛、全民广播操比赛等系列活动,逐步夯实全民健身工作。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我市的全民健身工作发展仍不平衡,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全民健身的宣传引导有待加强,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还有待充实,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受年轻人欢迎的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馆等场馆还普遍缺乏,运动场所和健身设施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一些老旧小区未设置健身器材或设置的健身器材已经损坏锈蚀,后续保养维护更换不及时,甚至个别小区的公共健身场地变成停车场。
王建如建议,应该明确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主导责任,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民生实事、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纳入考核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利用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等新建、改建体育健身场馆;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乡村等建设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等特色健身休闲设施。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单位设施开放的规定,推进学校、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逐步向社会开放,提高公共场地设施有效使用率。同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逐步实现共享共用,为群众健身锻炼提供更多便利。要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加强体育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通过重点宣传、普及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让自觉健身真正成为市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记者 张迪
普惠性是我市学前教育发展 亟须努力的方向
——访市政协委员任桂芝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了一大批公办幼儿园,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逐步改善,园务管理明显规范,保教质量稳步提升,‘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前教育迈上新的台阶。但是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依然是我市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普惠性更是学前教育发展亟须努力的方向。”市政协委员任桂芝说。
任桂芝认为,我市学前教育存在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规划不到位;财政保障乏力,普惠政策奖补不到位;幼教队伍建设薄弱,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任桂芝在对策建议中提到,要坚持科学规划,公办民办并举,进一步优化布局,扩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要以县(区)为单位制订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本地区土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扩充普惠学前教育总量,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严格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奖补政策;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切实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快速提升我市学前教育整体保教质量;采取核定编制、事业编制总量内合理调配、县(区)统一招聘管理等方式,及时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记者 张岚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