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优势,为统筹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2部,对8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听取审议市“一府两院”报告17个,开展执法检查4项,组织专题询问3次、专题调研6项;就有关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5个;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9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月28日,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兰峰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2020年勇于担当成果丰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以党的领导统领人大工作,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以行动自觉彰显责任担当,不断增强政治执行力,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着力提高立法质效,夯实濮阳现代化治理的法治基础
深化生态环保立法。聚焦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难点,量身定做濮阳市散煤污染防治条例。坚持立行并重,及时开展濮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执法检查,组织专题询问,推动法规落地见效。
注重社会治理立法。制定出台濮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我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法治力量。审议濮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推动构建统一开放、透明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开门立法”,通过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建议1000余条,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20余次,使立法更好地汇聚民智、体现民意。健全法规实施新闻发布会制度,营造法规实施的良好氛围。
坚持正确有效监督,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改革发展难点和群众重大关切,突出问题导向,遵循依法原则,助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听取审议计划执行、预算执行、审计等报告,批准市级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就落实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作出决议决定,督促政府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推经济回升向好。积极参与谋划我市“十四五”发展蓝图,就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开展调研,就市政府编制规划提出意见建议28条。
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省首家设立“企业家日”,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调研“放管服”改革、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持续释放改革和制度红利,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听取审议招商引资工作报告,要求政府优化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助推打赢三大攻坚战。听取审议全域脱贫专项工作报告,就产业扶贫、兜底保障等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助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加快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提升黄河生态系统质量。开展水土保持“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调研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擦亮生态底色。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三医联动”改革专项监督。在此基础上,听取审议“三医联动”改革情况报告,组织开展专题询问,督促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优化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健康促进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对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跟踪监督年度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2件次,重点督办38件,促进人民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有效解决。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创新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领办、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督办、有关部门承办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有力推动455件代表建议的办理和落实。
深化落实“双联系”制度。坚持主任定期接待代表、到基层必访代表等制度,与156名代表保持常态化联系。先后邀请代表列席重要会议、参加调研视察活动700余人次,不断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开展星级代表联络站评选活动,深入推进215个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支持保障代表更好履职。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支持“一府两院”向代表通报重要工作,保证代表知情知政。健全管理监督机制,落实代表履职登记制度,组织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
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持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增强人大宣传实效,推动县乡人大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整体质效。
“十三五”期间工作成就突出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探索创新,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这五年,坚持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强化。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确保人大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前进。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先后召开市委人大工作等重要会议,为全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这五年,推动法治濮阳建设实现全方位发展。先后制定7部法规,树立了濮阳法治建设史上的制度丰碑。先后对32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听取各类报告20次,促进司法公信力全面提升。依法作出“七五”普法决议,推动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
这五年,助推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开展监督,推动“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支持政府建设新型化工基地,构建“三大三专”产业发展格局,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依法就濮阳市城乡总体规划作出决定,推动我市实现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这五年,促进全市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每年必督、一督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对10部环保领域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聚焦民生事项开展监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这五年,人大制度和工作创新成果丰硕。精心制定的濮阳市戚城遗址保护条例,被省人大常委会树立为典范。改进和创新监督方式,监督实效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建立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年度清单制度,行使决定权更加科学规范。依法设立8个人大专门委员会,新组建4个工作委员会,人大组织机构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1年的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实施“四大战略”,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有力助推作用,在增进人民福祉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在深化法治濮阳建设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任务:一、提高政治站位,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取得新成效。二、深化法治建设,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上开创新局面。三、聚焦中心大局,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四、强化服务保障,在激发代表工作活力上迈出新步伐。五、适应时代要求,在提升履职效能上实现新突破。本报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