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哲向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报告。2020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8176件,同比下降0.71%;审执结74305件,同比上升3.56%,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市中院受理5674件,审执结5292件。
全力服务濮阳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积极推进平安濮阳建设,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956件,判处罪犯4434人。落实疫情防控“硬核”措施。重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杀人、抢劫、贩毒等案件241件352人。依法保护重大民生安全,审结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制假售假等案件242件497人。坚定不移惩治贪腐,审结职务犯罪20件22人。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年以来共审结涉黑涉恶案件一审113件753人、二审53件505人,追缴没收财产1.48亿元。坚持打伞破网、除恶务尽,移交涉黑涉恶线索132条,发送司法建议71份,扫黑除恶圆满收官。
坚决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审结一审涉企案件16457件,平均审理时间48天,全省用时最短。出台服务复工复产17条法律告知书、保障“六稳”“六保”39条指引,组织110名法官担任130家企业驻企指导员,向902家企业发送《防范法律风险提示100条》。
坚决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171件,设立4个黄河司法保护基地。审理全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批示肯定。示范区法庭审理的一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黄河流域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坚决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助推“放管服”改革,审结一审行政案件523件,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裁定准予非诉执行251件,保障脱贫攻坚、城中村改造、违建别墅清理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持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全面保障民生福祉。依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审结婚姻、赡养、继承等家事案件6496件。审结逾期交房、房屋质量等案件1432件,协调房产部门为1000余户业主办理不动产登记。为1100余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300余万元。加大对校园霸凌、性侵惩处力度,审结案件66件。发挥司法救助功能,共缓减免诉讼费80.69万元,发放救助资金90.22万元。
全面强化执行攻坚。构建大执行格局,32家市直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利用跨部门跨领域大数据平台,执结案件25584件、执行到位金额29.31亿元。完善联合惩戒机制,纳入失信黑名单17822人,拘留186人,以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56人,让欠债不还的被执行人寸步难行。
全面参与市域治理。101个调解组织、216名调解员进驻法院在线调解平台,6607件纠纷尚未进入诉讼程序就得以化解;“道交一体化”网上平台调解1319件,成功率73.03%,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均时间从65天降为29天,华龙区、濮阳县被评为全省改革试点先进集体。
全面深化司法公开。裁判文书上网56647份、网络庭审直播14255件、审判流程信息公开45205件,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案件进程。开展“法律六进”活动500余场,组织200名法官到862家企业、律师事务所宣讲民法典,邀请群众旁听庭审174场3580人次,召开新闻发布会43场,发布典型案例85个。
为建设“四个濮阳”保驾护航
2021年,全市法院将奋力推进全市法院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保证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大抓党建抓大党建。
二、以执法办案高质量,服务现代化濮阳建设大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公正文明执行原则。贯彻监督和支持并重思路。
三、以为民司法高质量,满足群众公平正义更高期待。突出抓好涉及群众根本利益案件。突出抓好繁简分流改革。突出抓好互联网司法。突出抓好诉源治理。突出抓好司法宣传。
四、以自身建设高质量,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聚力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聚力队伍教育整顿。聚力弘扬英模精神。聚力接受外部监督。记者 段利梅
2020年,全市法院
共受理各类案件
78176件
审执结74305件
为1100余名农民工
追回劳动报酬
1300余万元
组织110名法官
担任130家企业
驻企指导员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