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县希望中学,有一位鬓角霜白的耄耋老人,她曾以集资办学发展基础教育名震中原。而今,她又以发展高中教育闻名全省。
这位老人就是濮阳市第七届道德模范、范县希望中学校长高宝莲。
高宝莲1941年出生,1岁丧父,母亲改嫁,靠祖父母托养成人。由于家境贫寒,靠一位好心老师的资助,她才上完了小学和初中。
幼时的经历让高宝莲对教师充满敬佩与向往,1963年,她如愿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自此开启了她60年的教学生涯。在大屯中学从教期间,她集资建设校舍,培育了3万多名学子,学校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0年,高宝莲从大屯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休,时值范县县城整体搬往新区,新区教育一片空白。范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找到她,希望她到新区办学。她二话不说、勇挑重担,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建校伊始,她像一部不知疲倦的马达,整天超负荷运转,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奇迹。建校以来,学校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果,累计向国家高等院校输送了3万余名新生。
高宝莲爱学校、爱教师胜过爱家人。希望中学刚建的时候没有像样的操场,她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濮阳市一流的标准化塑胶操场。为彻底改变教师的居无定所的局面,她又先后协调资金600余万元,建设了两栋家属楼,让100余名教师搬进了新家。平时,教师生孩子、生病住院,高宝莲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去探望;教师结婚,她都亲自主持婚礼。
高宝莲对学生的爱更是深沉。2017年10月,家住范县高码头镇周堂村的丁连啟将一面“扶贫济困办学楷模 品德高尚办学有方”的锦旗送到学校。原来,他因家庭经济拮据,孩子上高中成了大难题,高宝莲得知情况后主动免除了他孩子的学费,家长感动不已。这些年来,在高宝莲的资助下完成学业、考入理想大学的学生不胜枚举。而今,她的善行善举依然在继续。
“我们现在的学生不仅要上得起学,更要上得好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成功”,这是高宝莲经常说的,也是她常做的。为关爱学生成长,她把校长办公室当成心理咨询室,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当成自己的授课内容,亲自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或给学生回信。
作为一校之长,高宝莲从不搞特殊,始终凭一身正气影响和感染全体教师。她以办公室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休息不离办公室,吃住在办公楼。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的高宝莲依然奔走在教育一线,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和豪迈的步伐,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记者 岳彩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