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军人,虽然离岗退休了,军人的传统可不能丢。只要组织需要,我就把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能让人们忘了是党救了中国,是无数英雄先烈流血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保家卫国报党恩!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准备上战场!”3月7日上午,在位于市城区振兴路的军分区生活区,67岁的“排雷英雄”白洪普慷慨激昂地对记者如是说。
1955年出生的白洪普,19岁参军,21岁入党,曾经是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排雷英雄”;退休后,发挥余热,被评为“濮阳市最美退役军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优秀校外辅导员”“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等。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听父母讲怎样逃过日本鬼子的烧杀抢夺、怎样熬过旧社会的苦难。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穷人的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白洪普说。
“1974年部队征兵,爹娘替俺报了名。当兵临走时,俺娘对我说:‘送你去当兵,娘不是不心疼,可是天天说保家卫国报党恩,咱得说到做到啊!到了部队,别管多苦多累,咱都不能给党、给部队、给老白家丢脸呀!’”白洪普回忆道。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白洪普第一个递交请战血书,也写好了遗书。他在遗书里对娘说:“杀敌报国的时候到了。您放心,儿子在战场上只会当英雄,决不当狗熊!”
战场上,白洪普是一名工兵班长,任务就是走在部队前面排除地雷、扫清障碍。在14号高地上排雷时,白洪普发起高烧,两眼模糊,视物不清。水早就喝完了,压缩饼干放进嘴里一嚼直冒白烟。一位战友要替白洪普,白洪普却说:“我是党员,又是班长,危险时刻就得我上。这个雷区只要还有一颗雷,我就决不后退!”
任务完成回撤途中,白洪普不幸踩中敌人的地雷,只听“轰”的一声,他被抛起两三米高后又重重摔了下来。“三天三夜后我才醒过来,发现自己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大截,左眼也看不见了,我蒙住被子号啕大哭。可是,当我想到参军、入党时的情形和誓言,以及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就想开了……”白洪普说着眼眶就红了。
重伤初愈,白洪普就强烈要求返回部队。如愿之后,他毫无保留地向战友们传授排雷经验,培养出一批批排雷骨干。白洪普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7次。
因战功卓著,白洪普后来被评为一等革命伤残军人,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称号,出席了全国第一届、第二届英模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回忆昔日戎马生涯,白洪普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我永远感谢党感谢国家!”
后来,考虑其身体健康状况,组织批准他退休。白洪普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军队的退休干部,不能只拿着共产党的钱,不给组织做工作。他要把战场上的感人事迹讲给大家,让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传承下去。
为了做好这个事,他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史等,查阅重大战役战例选编,学习大量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订购了少先队员、校外辅导员等杂志,积极开展红色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还担任16所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报告百余场,被原省教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原济南军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2019年,白洪普被濮阳市委选为濮阳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主讲团成员。为搞好宣讲,他经常组织材料到深夜,一次次打磨演讲稿,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在背稿。宣讲期间,他早出晚归,多次夜里10点多才回到家,回家后还要做好第二天的报告准备工作,有时累得连假肢都脱不动。爱人看到后嘱咐他:“都退休了,咱就在家好好休息休息吧,别这么拼了。”可他回答:“我是军人,虽然离岗退休了,军人的传统可不能丢。只要组织需要,我就把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能让人们忘了是党救了中国,是无数英雄先烈流血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在濮阳市动员大会上讲过后,濮阳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办又组织宣讲团成员到各县区、各市直系统开展宣讲,白洪普一场不落地认真宣讲,把自己经历和对人生的认识讲给大家,受到各单位职工的好评。
白洪普总是说:“只要大家乐意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记者 关咏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