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濮阳榜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榜样丨这10位“最美职工”,告诉你什么是工匠精神!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20 17:50:07   

3月14日,我市隆重召开2018年度“濮阳榜样·最美人物”表彰大会,表彰最美教师、最美医生等10大系列“最美人物”100名。3月17日起,文明濮阳将陆续对各类“最美人物”典型事迹进行展播。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208.jpg

让我们一起学先进、学榜样、争做出彩濮阳人!  

今天展播的是10位2018年度“最美职工”,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217.jpg

“最美职工”刘彦:  

2014年进入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历经车间内操、主内操、副班长,本着认真做事的原则;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无事故。  

2018年4月23日中班,刘彦作为当班副班长第一时间发现了反应原料正丁烷进料压力急剧下降,上报值班领导后,刘彦沉着应对并向调度人员询问事情原因,同时一边对氧化工艺进行降量处理,一边协调主控室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最终,在她对整套装置工艺操作系统的数据调控下,以其丰富的理论,冷静的思考和有效应对措施,使装置坚持到正丁烷进料压力平稳,并恢复了各岗位操作数据,从而避免了一次意外停工。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226.jpg

“最美职工”周伟杰:  

周伟杰同志是一名见义勇为、心系群众的好干部,前几年,有一次,清丰县两名无业游民王某和李某在西吉七村抢夺一辆电动自行车后逃窜,当时周伟杰正在候齐公路植树,他发现后大喊:“站住,大白天竟敢抢劫!”他奋起直追,和随即赶到的群众一起将王某制伏。随后,周伟杰同志追向逃走的李某,追出40多米后,李某捡起路边一块砖头向他砸去,正砸在周伟杰头部,周伟杰忍住剧痛冲上去将李某按在地上,将其制伏。并将被抢电动自行车送还给失主,失主激动地说:“你为了俺连命都不要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当时目睹了全过程的村民胡某说:“你平时看着挺文静的,关键时候真厉害,为群众办了件大好事。”  

周伟杰同志始终坚持“勤恳、务实、严谨”的作风,主动靠前,力所能及地多做事。因为他知道,唯有勤恳、主动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234.jpg

“最美职工”李治浩:  

李治浩是南乐县城关镇政府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2014年5月,通过该县红十字会组织的“生命之光”公益活动,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称中华骨髓库),希望有朝一日能捐献“生命种子”救人。  

去年12月,李治浩在北京出差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对方说自己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他的血液与一名患者初试匹配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李治浩想起在2014年的一次献血中所填写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当时心里想得就是如果有一天能救人的话那真是太好了!  

没想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几率竟然真的发生在了李治浩的身上,红十字会的人告诉李治浩要考虑清楚,他当即表示愿意捐献,这可是能救人一命啊。在红十字会例行体检时,查出他血压偏高,不符合要求,李治浩就调整饮食,适当锻炼,20多天后,再次体检时,体重从原本的近90公斤减到85公斤,血压也降到要求的正常值。一切合格,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时间。今年3月份李治浩完成了手术,一切都很顺利,他的心愿就是希望患者能好起来。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246.jpg

“最美职工”张燕冰:  

张燕冰,担任黄河办卫河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负责23个小区的管理工作。自2015年担任居委会主任以来,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被社区居民称为“社区老黄牛”。  

作为一名社区居委会主任,他在危及群众安全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行动来践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在中铁三局小区整改工作时,一条疯狗窜进小区,咬伤过路人,为保护小区老人和孩子,他与同事当即操起棍棒和石头去追疯狗,在与疯狗对峙的过程中,被咬伤右手和胳膊,但他坚忍疼痛,继续搏斗四五分钟后将疯狗打死。事后,张燕冰在同事的陪同下,赶到医院打防疫针,尽管医生叮嘱他至少要在家休息三天,但当时正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阶段,他深知任务艰巨,于是当天晚上,他便带伤来到工作岗位,坚持工作到凌晨一点。老旧小区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难点,现在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在最后关键时期,老旧小区必须达到创建标准。  

热电厂生活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乱堆乱放问题最为突出,这样不符合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标准,楼道内的杂物也容易造成消防隐患,再加上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大多是退休职工,老年人居多,有的伴着这个社区生活了一辈子,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整改难度。  

8月上旬,他按照要求,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在家属院内张贴通知,要求各家各户三天之内将自家门前杂物清理,否则,社区将统一集中处理,第四天,张燕冰带领同事在小区内进行拉网式清理,当清理到6号楼的杂物时,老太太突然拿着铁锹重重的拍在他的背上,他不顾疼痛,也不顾老太太的恶语相向,扶着老太太坐在路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她耐心地做工作,最终,老太太主动地清理起自己的杂物。  

加班是常事,8月上旬,为使新的门岗和保洁人员进驻商业局家属院,张燕冰和副主任王宁博带领同事连续三天加班到晚上10点多,逐家入户给居民介绍情况,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选出了楼栋长和居民代表,终于,不顾阻力,使家属院顺利更换门岗和保洁人员,家属院的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群众利益无大小”他把居民的事都当成是自己的事。把居民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只要是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细节他都不会忽视和轻视。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他都在竭尽全力去满足,用自己的坚守与执着诠释着不变的小巷大爱。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300.jpg

“最美职工”刘志洋:  

一架相机,一个三角架,一年316篇图片报道;不坐办公室,不等新闻稿,365天他几乎日日行走在最基层;不论严寒酷暑、不避风霜雨雪,全县17个乡镇、400余个村庄、项目建设工地、重大活动现场,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以“只要肯跑,基层有稿”为座右铭,用汗水、真情、脚步,把家乡的发展变迁与文明进步定格在新闻图片之中。  

刘志洋先后向中央、省、市等主流新闻媒体传稿300余篇,各大主流知名网站传稿800余篇。先后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和“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市文明办评为“最美敬业人”,“文明使者志愿服务之星(个人)”,摄影作品《龙抬头要剃头》、《红红火火过大年》在“三十而立——庆祝濮阳建市30周年网络作品大赛”中荣获二、三等奖;《追赶青春的脚步》荣获濮阳市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记录类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309.jpg

“最美职工”闫志康:  

闫志康,男,出生于1982年,中共党员,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2006年3月进入濮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负责全厂高低压电气运行维修及工业自动化工作。  

1.技术专长: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Unitypro、Concept、西门子PLC等自动化编程平台,公司的新增设备及技术改造电气的DCS中央控制、连锁关系程序均由其组织编写投入使用。  

2.突出贡献:  

①2009年设计的“高压无功功率补偿”荣获濮阳市百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该装置的投入使用大幅度降低了无功损耗,功率因数提高到0.98,改善公司电网用电质量,每月得到电网公司近10000元的电费奖励。  

②1#磨循环斗提机电流做入DCS连锁跳停两端入料设备程序,有效的避免了大负荷冲击损坏减速机的设备事故,更有效的避免了堵料、冒料等环境污染事故。  

③关注了解行业的新政策,根据公司水泥市场需求与生产相结合,及时调整公司电网用电参数,减少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11.2万元/月。  

④积极参与了公司多项设备技术改造的电气设计与安装调试、自动化控制程序的编写。  

3.团队建设:在组织正常的生产或设备技术改造中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敢于攻坚克难,充分的发挥运用个人技能带领电气班组深入现场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耐心讲解。在正常的工作中把学习培训当作一项工作任务坚持认真执行,共同学习新的工艺、理论知识,分享个人积累的先进经验,快速提高公司电气专业口的业务技术水平,全力以赴,为公司生产经营做出更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319.jpg

“最美职工”柴丽芳:  

柴丽芳,女,汉族,1989年出生,初中文化,家住台前县打渔陈乡后柴村,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就是这样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凭着一种坚韧不拔、遇到挫折不回头的创业热情,靠着“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树立了妇女自强、自理的创业典型。  

“梅花香自苦寒来”,柴丽芳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她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村委的全力帮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充实的打工生涯奠定了她创业的物质、精神基础。16岁那年,刚初中毕业的柴丽芳,便开始在姑父的羽毛制品厂打工,在工作中,她热情主动关心其他同事,主动学习工厂里的管理模式,在闲暇时间,还多次跟厂里的销售学习销售经验,有时候,遇到销售也解决不了的难题,她还一起帮忙出主意,想办法,在她10多年的打工生涯中,让他有了创业的信心和经济基础。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闯。2016年,柴丽芳怀揣折创业的激情迈出了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柴丽芳面前的困难无数:想开家工厂,没有经验,选址没着落,资金还没落实,工厂职工没有到位等等问题。在众多问题面前,柴丽芳没有胆怯,自小养成的不屈性格让她坚持了下去,她主动向村委会寻求帮助,村委会领导都为他这种精神所感动,一起帮她出谋划策,第一为她解决选址问题。她和丈夫齐心协力,其利断金,终于,摆在眼前的困难一个一个被她攻破,工厂也逐步上了轨道。  

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她提供发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政府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发展脱贫创业,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工厂建成了,质量核技术是关键,为了抓好管理,她不耻下问,多次到同行业参观学习,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抱起了厚厚的书本,啃起了《企业管理学》。结合本厂实际,她摸索除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模式,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新形象。她悉心培养了十多名技术骨干,出资送她们外出学习培训,使她们成为厂里的顶梁柱。正是这种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让她的事业路越走越宽。  

有志者事竟成,在注重公司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妥善安置周边的妇女就业,同时通过产品的半成品加工,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更多的家庭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她也特别希望有机会能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出一点力,能为全镇的妇女事业发展一点贡献。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331.jpg

“最美职工”李辉:  

1.完成濮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东濮路调压站、工业园区调压站建设管理及竣工验收工作,为濮阳城区内居民提供了气源保障。  

2.完成濮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东濮路物资仓库的建设管理及竣工验收工作工作,为燃气工程安装提供了后勤保障。  

3.组织施工验收濮阳城区内市政中压燃气管网30余公里,居民用户3.6万余户,工商业200余户,方便了居民生活。  

4.组织改造濮阳城区内老旧燃气管网15余公里,消除了安全隐患。  

5.濮阳市“三供一业”大化燃气工程按时顺利移交,受到濮阳市政府国资委、大化公司的称赞和肯定。  

6.2017年底完成孟轲、岳村乡镇2000余农村用户“煤改气”工程,顺利保障农村用户2018年春节前用上清洁环保的天然气。  

7.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工作中,提出并完善了分段施工、带气接头、临时敷设供气管线、原有管线内穿管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保障了市民的正常用气,保证了施工安全,节约了施工成本。  

8.利用“四新”对燃气安装进行工艺改进,地埋管网示踪线测试桩、室内立管支杆、PVC铝塑外挂安装改进等,解决了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保障了管线安全长期运行,方便居民安全使用天然气。  

9.在青岛八大峡广场北侧海岸边,勇救两名因游玩不慎而滑落入海的游客,受到公司职工的赞扬,并被华龙区人民办金堤居委会选为该辖区见义勇为先进人物。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341.jpg

“最美职工”李松伟:  

李松伟同志2001年开始在瑞丰园从事厨师工作,在近20年的厨师生涯中,他由学徒到技师,由于悟性高,肯努力,逐步成长为瑞丰园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厨师长、一级高级技师。  

李松伟同志担任厨师长以后,带领厨师团队研发出不少创新菜品,被誉为“中国名菜”的有:瑞丰扒猪脸、炝芸豆、香甜萝卜饼、煎(宵)灌肠、刀切粉皮丝等。他研制的“酱香元宝肉”香味醇厚、肥而不腻,是一道独具风格的大菜,为豫菜增添了新的奇葩,获得顾客一致好评;他改进的“烤全羊”、“烤羊排”外焦里嫩、焦而不柴,口感极佳,销量直线上升,现已成为瑞丰园的招牌大菜之一;他制作的“农家焖鱼”、“香煎菠菜”、“吊锅排骨”“沂蒙炒鸡”等菜品,深受顾客欢迎,正逐步成为瑞丰园的招牌菜品。这些菜品,极大地丰富了豫菜品种,对豫菜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松伟同志还多次为“百姓大灶台”(瑞丰园举办的学菜班)的家庭主妇讲课,手把手教授家常菜的制作方法,他把自己多年的厨师经验编写成教材,用最普通、最易懂的话语给学员讲出来,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深受学员欢迎。几年来,听他讲课的学员近万名,他以一名普通厨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豫菜的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松伟同志曾师承国家级大师、钓鱼台总厨侯瑞轩先生的关门弟子李志顺大师,得到了李大师的教诲和悉心指导。因此,他的厨艺进步很快,技艺也比较全面,无论是热菜、凉菜、还是卤水,他都有颇深的造诣。因此,他才能不断研发出创新菜品。他对国宴菜品也有一定的研究和见解。李松伟同志不但基本功扎实,厨艺高超,而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会研制和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豫菜美食,丰富我们的餐桌,为弘扬我们濮阳的饮食文化做出他应有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190322180349.jpg

“最美职工”刘宝莉:  

长期从事大型化工装置设备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熟悉精通生产工艺和设备。熟练掌握装置中各类换热器、反应器、废热锅炉等静设备的特性。对核心设备:制氢转化炉、氨合成塔、废热锅炉等的检修和维护有深层次的研究。  

不断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通过自主研究,提高设备能力,延长设备寿命的能力。  

对耐热钢、镍基合金等特殊材料的焊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有较深的技术研究。  

对设备管理有独到见解。主持成立多个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效果显著。建立完善了公司“点检定修”标准和体系,设备管理科学性大幅提高。  

领军作用、突出贡献:  

1.负责完成了国内首例挠性薄管板废热锅炉的国产化改造,为公司节约费用1000多万元。  

2.负责完成了合成氨装置废热锅炉系统技术攻关和改造方案实施,为公司每年创效1000多万元,获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3.参与完成了合成、尿素低压蒸汽升级研究,为公司每年创效150多万元,获得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4.通过自主研究设计创造了5项发明,全部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如:一种小区域平面拔销器;一种溶液在线过滤装置;一种高压减压阀门手轮定位器;一种专业加长钻头;一种专业加长手用丝锥。其中后两项是氢气回收单元进口深冷换热器的专用检修工具,此项发明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改变了该设备由外国人检修的历史,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节省了大量的检修资金。  

5.注重后续人才培养,采取“导师带徒”等方式培养设备及工艺技术人员120余人,培训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毕业实习生500余人,个人获中原大化“金牌讲师”第一名。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