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濮阳杂技 > 杂技故事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土埋咸菜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9 16:30:07   

9043d6c002cc9109b48b92e51454c4b8.jpg

赵华是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濮阳建市功臣、改革开放功臣,曾任濮阳市杂技团团长兼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2005年退休后,他仍心系杂技,创办了濮阳华晨杂技集团公司。这位献身杂技近60年的老艺术家,先学戏曲,后改学杂技,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年少学艺期间,他把吃苦当作财富,不讲条件,不畏艰苦,造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土埋咸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离家学艺的第一天。

1958年9月的一天,是年仅13岁的赵华去濮阳县戏校报到的日子,黄河岸边的老家渠村乡刘寨村,距离县城有六七十里路。

这天上午,赵华叠好铺盖,打起背包,准备吃过午饭就向县城出发。午饭过后,赵华背起背包离开了家,手里还捧着一个大口罐子,那是母亲给他准备的老咸菜。当时正值困难时期,赵华家条件很不好,一罐老咸菜能吃上半个学期。

赵华个头不高,但蛮有精神,走起路来呼呼带风。出了门,他就顺着大路向县城方向走去。尽管一下午都在匆忙赶路,但天快黑的时候,他才走到离县城还有八里路的八里庄。这时他又饿又渴,双腿沉重迈不动步子,感到再也拿不动咸菜罐子了。他就在路边一个石墩子上坐下来休息,当时路上碰不到一个人,年少的他也不知道离县城究竟还有多远。他心想,这么重的咸菜罐子实在是拿不走了,不如暂时找个地方,用土埋起来,等回家时路过这里,再挖出来捎回家。

于是,赵华跑到路边的地里,用双手挖了个小坑,把咸菜罐子埋了进去。埋好后,又数了数路边的石墩子,做了个记号,他心想,回头一定能够找到它。埋好咸菜罐子后,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继续赶路。

几个月后,戏校放寒假。赵华还惦记着地里埋着的咸菜罐子,回家路过八里庄时,他迫不及待地寻找路边的石墩子,石墩子倒是找着了,但地里都种上了小麦,咸菜罐子没了踪影。他又反反复复地在周边找,还是找不到。他一琢磨,可能是人家犁地时发现了咸菜罐子给拿走了。“唉,没了就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赵华心里释然了,就哼着刚学会的戏曲段子,大步流星地朝老家的方向走去。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