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8月16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在前段时间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法治宣传工作会议上,我市被表彰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六五”普法以来,我市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六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各个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为法治濮阳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公民法律普及率超过总人口的90%。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六五”规划有效实施。制定印发《濮阳市2011―2015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五年规划》,开启“六五”普法的新篇章。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导和批示,出席重大普法活动,安排专题视察督导。市委书记何雄在市委六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作重要讲话,要求全市上下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市的伟大实践,崇尚法治、建设法治、厉行法治。市长赵瑞东要求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多次对“六五”普法工作进行视察调研。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部门分工责任制,在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和各行业法律宣传日、周、月等时间节点,开展规模宏大的宣传活动,实现了全市一盘棋,各行业、各层次实现全覆盖。
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等数十位国家、省、市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办法治讲座。组织全市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法用法无纸化统一考试,检验学法成果。开展“千名干警送法下基层”活动、“千村大排查,万人大调解”百日专项活动、“法治濮阳百场千村(社区)万户行动”等送法下乡活动。组织市直、华龙区22个律师事务所、8个法律服务所、2个法律援助中心与市城区60余个社区结成帮扶关系,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活动,利用短信平台、家长学校等载体对社区居民进行法治宣传。开展“濮阳市送法律科技进社区暨科普电影巡回放映活动”“法治戏曲文艺巡演活动”等送法进社区活动。成立“濮阳市企业律师服务团”,聘任92名律师,与市级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建立“直通车”制度,开展“濮阳市重点服务企业法律知识巡讲活动”,共组织上门宣传服务600余次,组织免费培训30余次,培训企业人员3200余人次。
培育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宣传教育纵深发展。创作法治文艺作品,打造法治品牌。依托专业和群众性文艺团体、行业文艺演出队,积极创作和编排具有濮阳特色的法治文艺节目。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居民眼前有法:建成我市首个法治文化园―――“颐和广场税收法治文化苑”;完善提升一批法治公园、街区、长廊,展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使普法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典型;充分发挥手机、楼宇广告、户外显示屏等传播渠道,组织播放法治宣传内容;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立体实时全覆盖;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开通了“法治濮阳网”,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工作指导于一体,成为我市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张学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