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共赏非遗。9月15日上午,由市文广体旅局主办、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4濮阳市茶道·古代茶具·剪纸作品展演”在市非遗展示馆举行。
“刀要低一些,才好下力。”“这里要留一些空白,不能太到边,只有这样,细节才能处理好。”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几名剪纸艺人正在耐心细致地教前来参观的市民剪纸。不一会儿,一个寓意为“花好月圆”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图案上的人物、物品栩栩如生,显得特别喜庆。在剪纸艺人的现场示范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勇敢走上前体验,由最初对剪纸一窍不通到慢慢剪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它不仅是民间艺人心灵手巧的体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此次剪纸作品展演以中秋为主题,旨在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中秋佳节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民俗风情。”非遗专家刘小江说。
除了剪纸外,当天还有一项活动内容为茶道。在现场,一套套茶具古朴、精致、典雅,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现场观众认真聆听,一一体验,了解和认识濮阳非遗,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本报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