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李文祥最集中的精神就是甘于奉献。他那种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还是迎着炮火冲锋陷阵,或是带头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务农,李文祥都是勇往直前,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那种居功不傲的谦虚情怀,李文祥返乡后,过着一般人的普通生活,不表功,不伸手,这是一种淡定,一份执著;他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革命几十年,环境变了,精神没变,这是一种坚守,一种韧性。
学习李文祥,就要增强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李文祥同志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做,认定一个目标,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不懈地奋斗,一干就是64年。学习李文祥,始终讲政治,讲责任,讲方法,埋头苦干,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他自愿扎根农村,当过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20年,踏踏实实地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李文祥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对为人民服务信念的坚持,衡量着每个党员干部在事业上、生活中的长长短短;李文祥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在这个社会、时代的真实面孔,照出了每个人内心的骄傲和敬畏;李文祥更像“一股清流”,告诉我们真正的是非、真正的高尚与渺小、真正的人生意义,荡涤清浊,发人深省,唤起了青年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
李文祥身上所体现出的心底无私、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坚守信念等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与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原大地五千年来沉淀凝聚而成的河南人秉性的典型展现,是新时期河南人心底坚守的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的典型展现,是当今河南人形象的核心内涵。
学习李文祥,就要像他那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甘做平凡人,保有平静心,守住平常态,在平凡中创造价值,在工作中奉献才智。
李文祥是河南人民的优秀代表,在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着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三平”精神。永葆先进性,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学习他大爱无疆、始终胸怀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做到把全部力量用在为百姓谋利益、为党旗添光彩上;学习他大责无言、始终把党的需要摆在第一位的无私追求,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工作一地,造福一方;学习他大德无痕、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做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用真功见真效;学习他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修心、修身、修德、修行,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甘于奉献精神,李文祥就是好典型、活教材、新标杆。半个世纪如一日,他默默忍受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艰难困苦,始终没有改变自己身为党员的笃定信仰……他视名利淡如浮云,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生动赞歌。
我们要学习李文祥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学习李文祥同志对党忠诚、顾全大局的崇高境界,学习李文祥同志不求索取、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学习李文祥同志淡泊名利、永葆本色的优秀品质,切实加强“两个转变”和“关键在做”等思想观念转变,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