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村联养,离家不离村
■集中托养,政府全部兜底
■邻里照护,培植淳朴民风
■建立村级日间照料中心
设立了电视室、麻将室、棋牌室、娱乐活动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等,厨房、餐厅、棋牌、电视、冰箱、健身器材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范县龙王庄镇赵家五堤头村日间照料中心,已入住12位农村特困老人。“衣食有人照料,聊天、打牌也不愁找不到人,真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9月20日,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打牌、看电视,笑声不断。
目前,范县已率先建成白衣阁乡城南花苑、濮城镇刘早村文昌苑社区、龙王庄镇赵家五堤头村等3家村级日间照料中心,共有床位2000张,为全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独居老人、低保高龄人员等困难人员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等日间托养服务。
乡村特困人员的养老问题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之一。范县有农村特困人员2645名,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429名。为解决他们的脱贫和养老难题,实现脱贫保障全覆盖,近年来,范县创新探索出居村联养、集中托养、邻里照护、村级日间照料中心4种模式,有效提高了“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质量和实效,被省委书记王国生形象地表扬为“小切口的改革,也能解决大问题” 。
居村联养,离家不离村。范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整合社会救助、土地整合、危房改造等政策资源,将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低保人员、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众的宅基地进行置换,统筹相关资金,利用村内集体土地建设住宅用房。同时,对入住5户以上的居村联养点设置公益岗位,为入住人员提供卫生保洁、生活照料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目前,范县已建成33个居村联养点,入住困难群众161名。
集中托养,政府全部兜底。针对重度肢体残疾人和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员,范县分别设立范县德润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和范县重度精神智障残疾人托养中心,为入住重度特困人员提供托养、托管、疗养、康复服务。目前,范县还为建档立卡和低保精神残疾患者每人每年分别发放500元、400元的药物,给予重症患者1500元生活补贴。
邻里照护,培植淳朴民风。由于嫂子和大侄子是智力二级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高码头镇葛口村的葛保生老人照顾他俩已有十余年,家庭生活异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范县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持第二代残疾人证,年龄在17周岁至59周岁的重度精神、智力和肢体残疾人等三类人员作为居家邻里照护的对象,由县财政筹集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补助标准,按季度拨付到照护对象账户,用于照料服务人员的照护补贴。
建立村级日间照料中心。除居村联养、集中托养、邻里照护3种模式外,范县还创新推行日间照料中心模式,率先在我市设立村级日间照料中心。“我们这儿的伙食是按照每天12元的标准提供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龙王庄镇赵家五堤头村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赵福贵告诉记者,这12元由个人缴纳5元、镇政府补贴5元、村集体经济和爱心人心捐款补助2元,不仅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还能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有助于避免“养懒汉”现象的发生。(记者 侯科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