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厚重的龙乡文化。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提出,“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濮阳市政府研究室(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力量开展研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出了“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奋力谱写濮阳绚丽篇章”系列文章,为实现黄河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做出濮阳贡献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九曲黄河,大国血脉。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和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首要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精神。要结合濮阳实际,深入挖掘黄河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把黄河故事讲实讲活讲精彩,凝聚起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讲好黄河故事,赓续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滔滔大河,滚滚向前,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超过了3000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等。在濮阳境内,黄河文化历经岁月砥砺,衍生了龙文化、姓氏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等,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文字,涌现了颛顼、许穆夫人、吴起、商鞅、僧一行等一大批光耀世界星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改革家、科学家。我们要讲好这些濮阳故事,建设文化新高地,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讲好黄河故事,赓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黄河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历史上在濮阳决溢1500多次,大改道26次,沿黄滩区为黄河安澜付出了巨大牺牲。濮阳人民在与黄河水患不断的搏斗抗争中书写了精彩的治黄篇章,“瓠子堵口”“高超治河”“三娘子英勇堵口救乡亲”等黄河故事,彰显了濮阳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新时代,凭借这种奋斗精神,濮阳人民同贫困作斗争,同污染作斗争,同疫情作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黄河故事续写了一篇又一篇美丽华章。我们要讲好这些濮阳故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凝聚斗志。
讲好黄河故事,赓续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自古以来,黄河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黄河流域交流交融交锋,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独特精神标识,彰显了黄河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包容的思想特性。自1975年起,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儿女汇聚东濮,展开了一场气势磅礡的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拉开了濮阳市的建设序幕。自此,“油地一家人、油地一家亲”,濮阳人民和油田儿女在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了血脉交融的亲兄弟、同向同利的共建者、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讲好这些濮阳故事,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共赢未来”的浓厚氛围,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
讲好黄河故事,赓续坚定执着的追梦精神。梦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憧憬和追求。正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亚洲第一大闸”,一代代黄河人民接续奋斗,让黄河从沟壑纵横到披上绿装,从滚滚黄水到水清河晏,从善淤善决到岁岁安澜,创造出灿烂的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从黄河故道到新兴现代化城市,从国家卫生城市到集“九城二奖”于一身,从区域边缘到改革开放前沿,濮阳人民信心百倍、步履铿锵,谱写了一曲曲执着追梦的壮丽凯歌。我们要讲好这些濮阳故事,激励全市人民奋力拼搏,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濮市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