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践行嘱托争出彩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台前县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9-18 07:20:07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

9月15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台前县清水河乡孙庄村,茂密的树林下、绿草如茵的堤坡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成千上万只大白鹅,拍打着翅膀,如潮涌般赶来,疯抢地啄食着沾满露珠的杂草、野菜。

“林下养鹅、养蚯蚓,洼地养鱼,俺村旮旮旯旯都生金。”孙庄村村民李兴才自豪地说。之前,李兴才常年在外收购鹅毛。去年,他返乡创业,搞起了林下养鹅,年创收几十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台前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出发,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按照上级要求,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各方支持”的方式,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崭新画卷。

1600388645(1).png

夹河乡于楼彩虹西瓜喜获丰收。

强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走进侯庙镇大李村肉鸭养殖小区,眼前是一派充满新希望的场景:一栋栋崭新的鸭舍、一排排高标准的“住宅”,一只只可爱的黄色小鸭子伸着脖子抢食……

这个新建小区的十栋鸭舍,年出栏肉鸭210万只,每年向当地缴纳150万元租金和6%的经营利润分红,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可安排1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

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振武介绍说,概算总投资8亿元台前县肉鸭全产业链项目,是台前县与新希望六和集团合作实施的项目,集种鸭养殖、种蛋孵化、肉鸭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粪污处理、冷链物流等于一体,与当地大棚蔬菜种植、羽绒及服饰加工相结合,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新建成的肉鸭养殖项目,共有10个养殖小区,将每年获得1500万元租金和6%的经营利润分红,带动1200余人就业;肉鸭屠宰项目每年可获得480万元保底收益和5%的经营利润分红,带动就业1600余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为推动扶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台前县坚持“长中短”“点线面”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了牛羊、鹅鸭、肉驴、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和食用菌、果蔬种植等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农业产业化扶贫基地。依托羽绒制品及服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建设了一批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就业脱贫”为一体的扶贫车间,带动了贫困户就近就业。农光互补项目运营良好,电商产业蓬勃发展,“返乡创业”大潮澎湃,激活了农村经济一池春水,在发挥扶贫带贫效益的同时,也让乡村振兴有了产业根基,还形成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台前县将逐步实现从单纯“卖产品”到与“卖风景”“卖环境”协同发展的完美蜕变。

1600388684(1).png

正在忙碌的扶贫车间。

打基础  补齐乡村振兴短板

台前县坚持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村庄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的建设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沿S101、小康大道和临黄大堤三条线,启动了首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四美乡村”示范村,以开展“一宅变四园”(游园、菜园、果园、树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治理、“厕所革命”提档升级行动为抓手,重点抓好道路硬化、供排水设施、垃圾收集设施、改厨改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村内坑塘治理、文化广场、村民中心9项硬件和村庄规划、保洁队伍、村规民约、卫生保洁管理办法、文明家庭、文化娱乐活动6项软件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目前,台前县中心村水泥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已实现户户通达,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372个村全覆盖,并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所有行政村主干道均安装了路灯。

该村还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完成干线公路、村组驻地、休闲广场、环村林带、房前屋后的绿化任务,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焕然一新。

1600388723(1).png

打渔陈镇千亩樱桃园产业扶贫基地。

提内涵  铸就乡村振兴之魂

台前县坚持内外兼修,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要求,科学定位村庄主题,高起点、高标准修编村庄建设规划和布点规划,深挖历史底蕴,在现有民居的基础上,做到一户一方案、一家一风情,打造具有地域品牌的特色小镇,一批容貌整洁、生态良好、舒适宜居、负有氧离子的乡村环境初步形成。吴坝镇朱庄村依托秀才古碑文化和代代相承的耕读文化,规划建设了“桃李满园、农家小院、闲情逸致”3个特色小品,状元巷、举人巷、拔贡巷、树人巷等特色胡同,建成了朱庄主题文化园林广场,教育文化景观得到大力提升;后方乡王楼村依托清朝翰林院学士王遇泉德孝仁厚的治学、治家、修身处世之道,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倾心打造民俗风情文化一条街;侯庙镇许集村依托生态莲藕、苗圃种植、休闲垂钓、特色农家乐、特色观光河、千年关公庙等景观,打造成富有千年古庙、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等文化符号的绿色风情游览区;夹河乡八里庙村依托古运河文物群和遗址遗迹,打造仿古村落,彰显运河文化辉煌。随着2017年夹河乡姜庄民宿小镇的落成,进一步改变了黄沙落河村的荒芜景象。

同时,台前县坚持把提升农民素质、激发内生动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以规范红白事标准为切入点,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包括村级干部带头作用,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着力营造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引导家家户户写家风、晒家训、亮家规,讲好家风故事,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增加了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的内涵。

乡村风光惹人醉,亮丽台前入画来。如今,行走在台前县乡村,犹如行走在一幅幅画卷中,群众尽情享受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生活。(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王为峰 文/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