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报,对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单位进行表彰,我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在受表彰的9个省辖市中位列第二。同时,清丰县和南乐县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台前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县”。
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破解和整治“怪圈”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做好治理、提升、发展大文章。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垃圾清零”,户厕改造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夺冠”,村庄绿化率持续提高,农村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
华龙区岳村镇东田村新貌。僧少琴 摄
四季战役助推环境改善
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抓好交通要道两侧、人流密集区等重点区域清洁整治,拓展优化“三清一改”主要内容,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健全长效清洁机制,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清丰县实施“清洁清丰”等五大整治工程,“引、建、管”三措并举,实现了综合整治同步推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北京环卫集团,全县503个行政村和县城、县乡道路统一环卫管理,做到了“一把扫帚扫到底”。先后完成引黄入冀补淀涵养带、大广高速、G106改线、G341等7条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形成了县域林荫交错的良好生态画面。全县所有河道清淤、绿化、建坝、建闸,清理垃圾及阻水障碍物4700余处,全县河沟渠全部实现“联网”,做活了全县水系。筹措资金3.85亿元,采取管网延伸方式,连通全县16个供水厂和135个单村或联村供水站,新建柳格镇、双庙乡、大流乡等3处集中供水厂及高堡乡1处增压站,实施单村供水站并网工程供水方案,完善了县、乡、村三级供水网络。
智慧监管提高改厕水平
我市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坚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在零基础的前提下,累计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7.1万户,全市农村卫生改厕普及率达87%。在全省开展的2019年度农村户厕改造第三方评估中,我市取得了综合评估第三名、群众满意度第一名的成绩。在信阳召开的全省第五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上,我市被表彰为“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市”。在全省第五次、第六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上,我市分别作交流发言。在改厕实施过程中,我市探索出西邵改厕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南乐县按照居民居住密度,加大厕所管护投资力度,购置抽粪车辆45台,在每台抽粪车上加装车载GPS定位器、车载摄像头,设置电子围栏,避免粪污乱倾乱倒,实现了抽粪车抽运全程监管。同时,为大三格化粪池及农户化粪池安装了无线液位传感器,实现了粪池满溢及时预警清掏。在全省率先建设了智能管护平台——“南乐县农村厕所智能管护平台”,群众通过微信扫码便可方便快捷地报抽、报修,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对抽粪车自动调度,及时为群众提供抽粪维修服务,实现了一个平台提供收集、上报、交办、反馈全链条服务,管护制度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推动了厕所管护的精细化、智慧化、信息化,解决了农村改厕管护难题。在厕所粪污处理利用上,南乐县把厕所粪污和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实现了全链条无害化处理,资源利用“一盘棋”。全县共建设400立方米以上的大三格化粪池11个,年可转储粪污2.8万立方米,粪污经二次发酵2~3个月,彻底消除致病菌和虫卵后,就近由发展高效农业的承包大户或果树种植大户使用,既节省了化肥投资,又提升了肥料品质,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边角经济”引领强村富民
为进一步巩固全市村庄清洁行动成果,扮靓农村环境面貌,我市出台了《村庄整治花草种植绿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和绿化提升工作,做到了清除垃圾无死角,逐步实现了种树植绿全覆盖。台前县在种植绿化提升中成绩突出。该县确立了发展“边角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在村内“边边角角”的裸露土地上种花植绿,从根源上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为使“边角经济”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将“群众参建、群众管理、群众受益”贯穿“边角经济”发展始终,台前县想法设法推动废旧宅基地由环境治理的难点变成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采取政府、集体、村民等多元化投入方式,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搭建村民共享股份制平台,全面整合房前院后废弃土地、荒废宅基地等资源,种植花草、蔬菜、果树,建设凉亭、廊道,分片打造,变废为宝,将废旧宅基地打造成花园、果园、菜园、公园,有效盘活了村庄闲置宅基地资源,促进了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加强“四园”日常管护,各行政村还制订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奖惩机制,规定农户负责绿化自家房前屋后,村集体负责绿化公共部位。
认领胡同提升幸福指数
我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效举措,把解决农村村庄街道胡同黄土裸露作为民生工程,利用闲置废砖铺设胡同,领导带头、群众参与,建机制、促长效,倡导鼓励县区硬化胡同,解决雨天出行难问题。南乐县在全县所有村庄开展“铺胡同、绿墙根”活动,利用拆除违建和群众废弃的旧砖瓦、旧建材,发动群众自己动手铺胡同,不仅节约了资金,而且加快了建设进度。水泥硬化胡同每平方米需80元左右,使用旧砖瓦铺胡同每平方米仅需20元左右,仅此一项,硬化3200条胡同就节约资金7000余万元。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环。“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的号角也已吹响,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广大乡村净起来、美起来、富起来,走好具有濮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建设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