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精准施策 科学治污 坚决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
——《濮阳市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09 07:46:59   

实施背景

●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河南省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濮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持续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进一步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

●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防控水环境风险为底线,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坚决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目标

●西水坡、黄河刘庄断面水质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

●马颊河南乐水文站断面水质均值达到或优于Ⅳ类,力争2020年底水质年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

●金堤河、卫河、徒骇河出境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或优于Ⅴ类

●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完成国家和河南省水质考核目标

主要任务

(一)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强力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效管理”的技术要求,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市城区老马颊河黑臭水体完成销号工作,濮阳县、清丰县、范县和台前县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各县(区)持续深入排查黑臭水体,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定期开展水质监测,避免出现返黑返臭现象。

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要求,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现有污水处理厂通过提标改造,排水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应建设尾水人工湿地。推进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系统改造,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要尽快实现管网全覆盖;新建城区,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要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做到雨污分流。2020年底,市城区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93%;全国重点镇和省界周边的建制镇要全部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油田基地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推进马颊河人工湿地等工程建设。

促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用建筑要建设中水设施。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设施建设,优先作为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生态景观用水,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加快濮阳龙丰“上大压小”新建项目厂外补充水工程。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市县力争全部建成规范化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禁止重金属等污染物不达标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2020年底,市城区和县城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

(二)持续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巩固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成果。要进一步完善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开展县级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实施动态清零,严防问题反弹。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及乡镇级饮用水源地信息采集工作,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在2019年排查整治的基础上,持续进行排查,摸清水源地数量,完善水源地基本信息、问题清单和整治方案。全面推进乡镇及以下“千吨万人”各类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区)的划定、标识标志的安装工作。组织开展乡镇及以下“千吨万人”各类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区)和市、县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2020年底初见成效。

(三)持续打好河流清洁行动攻坚战

加快河道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实施“一河一策”治理措施,开展河道“清四乱”及水域岸线综合整治。加大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力度,谋划实施一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和生态湿地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全力推进马颊河流域治理,全面提升马颊河水质,确保国、省、市考核断面达到相应目标要求;加强金堤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濮阳县青碱沟治理任务;推动第二濮清南干渠及幸福渠水污染治理,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柳屯镇区域生活及工业污水收集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00409074450.png

濮水公园水净、花红、树绿。

推动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全面深入排查入河排污口,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全面落实“查、测、溯、治”四项要求,梳理问题类型,分类提出整治措施,精心组织、精准施治。沿黄乡村建立管理机制体制,禁止向黄河河内倾倒垃圾及有毒废液废料等有害物品。

建立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机制。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河流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科学确定马颊河、金堤河等重要河流断面生态流量,落实生态流量调度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枯水期流量。2020年底,全面建立生态流量保障机制。

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流域水质。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措施,力争2020年底马颊河国家考核断面(南乐水文站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加大全域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力度,科学施策、克难攻坚,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

(四)持续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在2019年完成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县级政府要加快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稳定正常运行;农村改厕后的粪污必须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或利用,坚决防止污染公共水体;根据国家要求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机制。要以黄河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流两侧等区域村庄为重点,统筹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对“十三五”以来完成整治的村庄适时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整治效果。2020年底,完成省下达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宜的粪便污水防渗防溢流贮存设施,以及粪便污水收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积极引导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便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2020年底,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污水设施配套率达到95%,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五)做好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开展消劣行动。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金堤河、马颊河等污染较重河流整治,控制流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提升河流水质。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河道综合整治、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为抓手,按照“一河一策”要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整治方案,削减入河排污量。2020年底,黄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全面消除劣V类,市考以上断面劣V类比例进一步降低。

微信图片_20200409074455.png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水碧波荡漾。

强化优良水体保护。加强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较好的水体保护。深入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涉水企业污染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严控流域内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应充分考虑生态用水需求,维持优良水质河流的合理流量和水位。全面加强湿地保护,通过实施水源涵养、生态湿地建设、河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提升水生态功能。

(六)做好水生态环境管理基础工作

深入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2020年,组织完成市、县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为“十四五”水资源、水环境管理夯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409074458.png

濮阳县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鹭在宽广的河面翩翩起舞。

完善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体系。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提高自动监测能力,强化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客观、准确。已建成的市、县(区)级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与省、市数据联网、共享。“十四五”期间新增国、省、市责任目标考核断面,待论证确定后,具备建站条件的,逐步完成水质自动站建设任务。

完善涉水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开展涉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情况排查,扩大监控覆盖范围;加大自动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监管和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数据真实有效。逐步安装用电监管、视频监控和进排水计量装置,对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的生产运行状态、用电量和进排水量实时动态监控。

(七)统筹推动其他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

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涉水企业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制订并实施年度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按计划推进城市建成区内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企业的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工作。全面开展涉水“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促进涉水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推进企业清洁化生产。加大造纸、氮肥、农副食品加工、毛皮制革、印染、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等行业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实现节水减排目标。推动规模以上涉水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建立差别化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按照上级工作安排,依据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环保信用评价级别,按照少排放低污染者少付费、多排放高污染者多付费、激励与约束对等的原则,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2020年,在全市污水排放大户、重点污染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全面实行差别化污水处理收费机制。

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继续推进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等区域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中原油田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持续做好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相关工作;依法依规推进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2020年底,初步建立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全市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节约保护水资源。严格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台账监管,完善国家、省、市重点监控用水单位三级名录,加强工业、城镇、农业节水。将年用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公共机构,5万亩以上重点中型灌区纳入名录,建立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体系。2020年底,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70.4m3/万元和28.6m3/万元;电力、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要强化工业水循环利用,节水达到国内先进定额标准;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5万亩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

深入开展交通运输业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高速公路收费站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严格环境风险防控。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防范措施,强化应急演练,防范污染事故发生。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卫河、徒骇河等重要河流,要建立与上下游城市的联防联控机制,市域上下游县(区)要强化信息共享、实行共河共治,完善闸坝调度机制,避免发生重特大跨界水污染事故。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