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实现三连降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28 07:11:57   

5月27日,记者自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自2016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工业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目前取得良好成效。  

作为新兴石油化工城市,我市涉VOCs企业共935家,其中石油化工企业217家、石油装备及其他装备制造(工业涂装)企业336家、家具企业175家、其他企业207家,涉VOCs企业数量多、排放量大,二次源及臭氧污染是困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原因。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VOCs治理工作,统筹谋划,强力推进。2016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VOCs治理。2017年,全市臭氧八小时平均浓度182微克,同比下降3.4%;2018年,全市臭氧八小时平均浓度178微克,同比下降2.2%;2019年以来,全市臭氧八小时平均浓度140微克,同比下降6.0%,实现三连降。  

摸清底数、打好基础。以化工行业、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污染源为重点,开展工业企业VOCs摸底调查。2017年,对7大类138家化工企业开展摸底监测,掌握了全市涉VOCs企业整体状况,为后期管控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精准施策、综合治理。针对VOCs有组织排放,开展达标排放行动,深化末端治理。2017年,全市完成VOCs治理企业109家;2018年,完成无机化学企业特别排放限制改造4家,完成制药、农药、橡胶制品等企业VOCs深度治理11家。同时,对清丰县家具产业集群进行集中整治,82家家具制造企业全部安装治理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行。针对工艺过程中无组织排放,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制度,对石化、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每年度制订“泄漏检测与修复”计划。2016年至2018年,共完成84家(次)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有效减少了VOCs排放。  

健全体系、狠抓监管。2017年,我市建设了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共设置监测点位78个。通过网格化监测,可快速锁定VOCs浓度异常点位,精准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018年,作为全省唯一的VOCs在线监控试点城市,我市率先开展了VOCs在线监控建设工作。2018年,全市共完成19家重点化工企业52个点位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完成清丰县家具产业园57家家具企业130个点位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超额完成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的试点任务。  

源头治理、强化防控。大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对化工企业实施“红黄蓝绿”标识化管理:对红牌企业,予以关停、取缔;对黄牌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对蓝牌企业,进行整治升级;对绿牌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目前,我市已对城区周边首批162家化工企业完成标识化认定,其中红牌5家、黄牌78家、蓝牌36家、绿牌43家。目前,我市正继续开展对剩余化工企业的标识化认定。2021年年底前,所有红牌、黄牌、蓝牌化工企业将全部完成关停取缔、搬迁改造或整治升级。通过“红黄蓝绿”标识化管理,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发展一批,促进工业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解决长久以来化工围城、异味扰民等问题。(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张鑫)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