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追风逐日的转型之路
——我市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30 06:17:06   

“据测算,列入省规划的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后,我市风电总装机规模将达136.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达93万吨,将有力促进全市能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发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炽热燃烧的逐日渴望

追风的脚步须臾不停,逐日的渴望已在燃烧。在风电产业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市在光伏发电方面也迈出了新步伐。

走进范县张庄乡千安社区,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连接着一排排整齐的居民楼,楼顶上是光伏发电设备,路边是太阳能路灯。“以前住的是三间老砖房,路也是坑坑洼洼的,现在住得好多了不说,屋顶上的光伏设备还能挣钱,党的好政策真是让人想都想不到!”说起居住环境和光伏发电,住在该社区两层联排小院里的乔春花不禁有些激动。

同样,在全国光伏扶贫重点县——台前县,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该县侯庙镇东碱场村一处箱包生产车间的房顶上,一块块蓝色光伏太阳能板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抢眼。“现在,俺建起这‘屋顶上的银行’,村里贫困户也能有份收入,借‘光’脱贫了。”村干部王福怀指着房顶高兴地说。

原来,房顶上一块块蓝色光伏太阳能板组成的60千瓦光伏发电设备,目前已正式并网发电,每年能产生6.4万元经济效益,售电收益用于帮扶村里无劳动能力、无技术、无资金的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能有3000元收入。

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见证着光伏发电为我市带来的巨大收益和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华电台前10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帮扶贫困户3334户。濮、范、台三县建成村级电站211个,装机规模4.69万千瓦,帮扶贫困户9706户。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向省发改委、省扶贫办上报了“十三五”光伏扶贫建设计划,在台前县规划建设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6个,装机规模26万千瓦,帮扶贫困户8669户;规划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52个,装机规模8.69万千瓦,帮扶贫困户14611户,其中已建成村级电站132个,装机规模3.77万千瓦,帮扶贫困户8428户。

“近年来,我市创新模式,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工业厂房、学校等公共设施屋顶,铺设光伏组件,发展光伏发电,不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电能,更为节能减排贡献了巨大力量。”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相关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光伏发电,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绿色、舒适的生活,形成具有濮阳特色的光伏发电利用方式。

日趋活跃的“地下宝库”

3月15日,我市气温骤降,走进华龙区东城花园小区李金阳家,顿时感到温暖如春。与别的小区不同,在这个供暖季东城花园小区采用的是地热供暖方式。“你看看,这供暖效果比传统供暖一点儿都不差,而且地热供暖不需要烧煤,也不会污染空气,真是一举两得。”李金阳乐呵呵地说。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一种宝贵的洁净能源,加快地热开发利用,对于实现清洁取暖、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中原油田勘探开发腹地,大部分辖区位于东濮凹陷之上,东濮凹陷地温场整体表现为中温型地温场特征,地温梯度在2.60——4.63摄氏度/100米,地热能蕴藏丰富且品质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2013年,市政府、中原油田分别与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签订了《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协议书》《地热资源与油田污水余热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正式启动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标志着我市进入地热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新阶段。

截至目前,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在我市共建设地热供暖项目7个,供暖面积212.4万平方米。下一步,市政府将加强与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市城区及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和台前县城区5个区域和重点乡镇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不久的将来,地热能这一新兴绿色能源将走进更多百姓家。

火热上演的“绿色传奇”

3月5日,台前县产业集聚区内,投资2.3亿元的北方集团濮阳市德源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工地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这个项目属于节能、环保、惠农的绿色朝阳产业,是可再生的循环经济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将有效解决农村秋收后秸秆回收问题,推动资源再生综合利用,发展新型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德源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