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曾提到:“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7月4日,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议在郑州召开,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蓝天常在、让美丽与发展同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成立组织、建章立制,加强督导、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改善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对我市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全方位解读。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城市道路上,各种工程车经过时,后面弥漫的尘土如同浓雾久久不能散去,路上的行人都成了“吸尘器”。可以说,扬尘已成为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有效遏制和治理各类扬尘污染,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日前,我市专门出台了《濮阳市治理扬尘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2016―2017年)》(以下简称《方案》)。
按照《方案》规定,从6月下旬至12月31日,我市将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排查上报的41个扬尘路段、324个建筑施工场地、22个道路施工场地、49个市政施工场地、8个拆迁施工场地、44个水利施工场地等共计488个扬尘场地,以及各县区排查的所有扬尘场地实施全面治理,确保2016年年底前,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在111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在76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在190天以上。
具体来说,在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方面,我市要求各类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做到“六个到位”(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监控到位、人员到位),施工过程必须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式作业、渣土车百分之百密闭运输),城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两个禁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制砂浆)。自7月10日起,市城区内所有未达到“六个到位”的施工工地,一律不得开工;所有未达到“六个百分之百”的施工工地,一律停工整改;所有未做到“两个禁止”的施工现场,一律查封搅拌和配制装置。施工单位完成整改,通过监管部门核查并出具书面意见后,方可开工或复工。
在强化道路扬尘治理方面,我市要求全面清理清洗城市区域主次干道及周边道路,高速公路和省、市、县、乡级公路积土积尘;对各类破损道路路面实施彻底修补修复;对城区主次干道,城乡接合部道路,重要的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实行定期保洁、机械化清扫、定时洒水制度,部分路段辅以人工清扫,及时清理清洗积尘路面;对污染严重路段采取高压冲洗等方式,彻底清理路面污染物;市城区道路施工要严格落实洒水、喷雾等湿式作业措施,及时回填开挖路面。
在强化露天堆放场所扬尘污染治理方面,我市要求所有新建的物料、废渣、垃圾等堆放场所,严格采用全封闭库房、天棚加围墙围挡储库等方式建设,确保环保验收达标后使用;所有在用露天堆放场所,必须综合利用围墙围挡、防风抑尘网、自动喷淋装置等,确保堆放物料不起尘;所有露天堆放场所物料传送部位,必须建立密闭密封系统,确保运输过程无泄漏、无散落、无飞扬;所有露天堆放场所落料卸料部位,必须配备收尘、喷淋等防尘设施,确保生产作业不起尘;所有露天堆放场所地面必须硬化处理,及时清除散落物料、清洗道路,确保道路整洁干净;所有露天堆放场所进出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进出运输车辆除泥、冲洗到位。自8月30日起,对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露天堆放场所业主单位,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在强化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治理方面,对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实施源头治理,新购车辆必须是采用具有全封闭、高密封性能的新型智能环保车辆,现有车辆必须采取严格的密封、密闭措施,达到无外露、无遗撒、无高尖、无扬尘的要求,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运输和装卸;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出入施工工地和处置场地,必须进行冲洗保洁,防止车辆带泥出场,保持周边道路清洁干净;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实时在线定位系统,严格实行“挖堆运”全程监控,严禁“跑冒滴漏”和野蛮驾驶。
通过治理,我市将改变传统落后粗放的施工作业、道路保洁和交通运输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扬尘污染突出问题;建立扬尘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现从治标到治本、从攻坚战到常态化监管的转变,基本消除扬尘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确保完成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张鑫)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