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区环卫局围绕日常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雨雪天气应急处置、疫情防控排查、电机动三轮车整治等中心工作,用“橙色、红色、绿色”三种颜色,绘就了一幅忠诚实干、担当奉献的美好答卷。
“橙色”环卫 全力以赴保洁净
华龙区环卫局3600名环卫职工,身穿橙色环卫标识服,每天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为提升城区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白雪中的橙色担当。年初,一场大雪突降濮阳,华龙区环卫局第一时间启动清雪除冰应急预案,出动清雪车辆97台,在重点区域抛洒融雪剂41吨,1200名环卫工人彻夜奋战9个小时,累计清运积雪约5000方、清理面积约610万平方米,为广大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黑夜中的橙色使命。入夏以来,强降雨天气频繁,为有效防范雨情、汛情,华龙区环卫局组建了13个应急突击队和6个党员先锋队共300余人,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关注天气预报,紧盯路面雨情水情,全面排查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积水情况,徒手清掏垃圾杂物堵塞的雨污水口,确保排水顺畅。
6月13日晚,按照华龙区委、区政府的紧急指令,华龙区环卫局组织30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物华国际小区修建防洪堤坝,在1小时内完成了50余米的搭建任务,然后又紧急奔赴各积水点开展城区道路雨后清淤作业,还原了龙城的美丽形象。
烈日下的橙色坚守。国家卫生城复审期间,3600名环卫工人干在路上,吃在路上,开启“朝六晚十”的工作模式,保持全天奋战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作业规范,大力提升作业流程精细化、规范化水平,落实“以克论净、双十标准”要求,实行精细化清扫,对沿街门市、背街小巷、绿化带等死角漏洞深入开展地毯式清理整治,做到随排查随清理,确保了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贡献了环卫力量。
“红色”环卫 激情活力塑形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华龙区环卫局紧扣“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主题,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108名在职党员做先锋、当表率,全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配合社区人员对进出小区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扫码、测量体温、消毒,做到不迟到、不脱岗。
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华龙区环卫局积极主动联系分包社区,组织35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4次下沉7个小区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和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共计排查3000余户,为社区筑牢了疫情防护屏障。
8月14日晚10:00,华龙区环卫局以疫情为命令、以岗位为担当,组织30辆雾炮车,100余名干部职工,投入使用消毒液300吨,对华龙区中心城区58条主次干道开展全城消杀,全面开启全城防疫消杀工作,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贡献华龙环卫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7·20暴雨后,华龙区环卫局积极主动联系受灾较重的卫辉和浚县城管部门,迅速集结28名训练有素的抢险队员和救援物资,出动2辆垃圾清运车,3辆高压冲洗车,3辆道路洗扫车,星夜驰援卫辉、浚县。对接后,即刻投入清理城区道路积存垃圾的战斗,历经8天的连续奋战,累计清理路面约500余万平方,洒水约1100余吨,转运垃圾约1300余立方,填装沙袋3000余袋,加固防汛堤100余米,出色完成了抢险支援任务。
“绿色”环卫 转变模式促发展
观念一变天地宽。华龙区环卫局紧跟区委、区政府的步伐,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新能源环卫车辆和绿色电机动三轮车的作用,在道路扬尘治理和城市管理上下功夫,做到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在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上,华龙区环卫局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迅速下沉325名工作人员至9个乡办城管工作站,形成“大城管”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协助乡办开展“十乱”治理、渣土车撒漏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在重点防控区域,66辆绿色新能源环卫作业车,采取联合作业,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进行不间断排扫、冲洗、抑尘作业。人停车不停,换人不换车,每天洗1条路,每周洗1遍城,最大限度控制道路扬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生活环境。
在电(机)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工作上,华龙区环卫局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方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动员环卫工人参与电动三、四轮车改造计划,设立2个改造点,将现有自持车辆改造成密闭式环卫三轮车,即解决了环卫工人上下班的问题,又解决了环卫车辆密闭不严的问题,目前已全部动员1100人参与改造计划,已改造三轮车150辆,改造完成后可节约购置资金约400万元。
同时,多方协调资金300余万元,购置发放640辆统一标识的电动垃圾清运车和小型电动冲洗车,标志着环卫作业模式由人工普扫进入了电动冲洗时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