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8月21日,记者自市工商局获悉,我市在贯彻落实省政府“三十五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后置许可事项逐一再梳理、流程再优化、模式再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改革。这是我市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亮点。
这项改革的模式是在整合35项涉企登记、备案方面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等一般性信息到营业执照后,将市本级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方面涉及的38项后置许可事项,依托省工商局“双告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给行政服务中心和18个行政审批部门,由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审批、协同办理。
“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改革是“双告知”工作触角的进一步延伸。改革采取“双告知、双反馈、双督查”的方式强力推进。在告知市场主体的基础上,规范企业经营范围,严格关键字核定,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技术支撑,使后置许可信息向行政服务中心、后置审批部门精准推送,实现更宽领域的“双告知”;通过设立企业综合服务区,部门集中办公,争议问题现场协商,行政服务中心跟踪督促和许可部门协同办理,确保信息认领反馈到位、审批结果反馈到位,实现更深层次的“双反馈”;突出行政服务中心日常监督,督查监察部门责任主体履职效能督查,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双督查”,保证“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改革顺利实施。
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两项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解决了企业在设立登记环节申请表格繁杂,备案证照数量过多的弊端,又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先照后证”配套衔接、简政放权措施协同不够等问题。改革以“减证”带动“简政”,打造了程序更为便利、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这对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必将更大程度降低投资创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繁荣发展。(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田良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