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改革开放在基层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教育惠民结硕果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24 08:11:10   

微信图片_20181224081046_meitu_1.jpg

图为教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的市油田一小。  

近期,刚搬到市城区棕榈泉小区的市民董新超,没事就到附近新建学校的建筑工地转悠,了解该校建设进度。  

董新超有2个孩子,儿子在市一实小上四年级,女儿明年就该上小学了。他说:“我家距儿子上学的学校非常远,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很不方便。听说小区附近要新建一所开发区濮上实验学校,能容纳36个小学班、36个初中班。我高兴极了。一直盼着这所学校能够赶快建好,我就不用为接送孩子发愁了!”  

董新超的话表达了很多市民的心声。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原有学校,无论位置还是招生规模,均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为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市委、市政府以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为载体,每年都要加大市城区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13.5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1所,拆除危旧校舍13.0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8.6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4.5万个,使市城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18年年初,为进一步发挥市城区学校在全市教育的龙头作用,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拉大城市框架”的重大决策,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切实加快市城区学校的建设步伐,促进市城区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发展,有效改善了大班额、择校热、上学难等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位于市城区卫河路的原市八中初中部被改造为市直幼儿园卫河园区,这是今年的民生工程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已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共招生400余人,有效缓解了市城区幼儿园的招生压力。该园学生家长王桂芳激动地说:“我跟孩子的爸爸都是单位职工,平时工作比较忙。今年孩子能就近上这么好的公办幼儿园,给我们接送孩子带来了不少方便。今后,我们既能安心工作,又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为进一步加快市城区学校改扩建步伐,市教育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一方面为优质学校扩容增量,另一方面对薄弱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近2100万元,为市第五中学小学部改建教学楼;投入4023万元,为市第十中学小学部改建教学楼、实验楼和操场;市油田三高综合楼和市油田十七中教学楼等改建项目,均在组织施工招标。一栋栋坚固漂亮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的塑胶操场平坦开阔,一间间设施先进的多功能教室日趋完善……所有这些,有效满足了学生身心成长的需求。  

“俺是来城里打工的农民,为了让孩子在城里上学,已贷款买了房子。今年市里建了新学校,又有这些好政策,孩子很容易就入学了,俺两口儿也能安心打工了。”市城区绿城实验学校学生家长刘振华,指着美丽的校园高兴地对记者说。为进一步满足拉大城市框架后的教育需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绿城实验学校已开始招生,今年投资1300万元的该校扩建项目正在组织竣工验收。华龙区幸福路小学、华龙区戚城小学、开发区濮上实验学校、开发区裴王合小学、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崇文小学、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卫都幼儿园等新建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018年,我市将完成如下目标:市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所及幼儿园2所,县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所及农村寄宿制学校28所。  

为确保新建、改扩建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向前推进,我市对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学校建设项目,逐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项目资金来源、推进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并实行项目进度月报告制度。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每半年向全市通报一次工作进度,年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县区的督政考核。凡工作进度慢、未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市政府将对有关县区进行约谈和通报。  

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内涵发展,实施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等6项工程,建立了教育质量评价等4项机制,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师生成长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我市拥有的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和中原名师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一方面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另一方面以师资队伍提质增量为依托,狠抓教育内涵发展。”市教育局负责人说,“濮阳教育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软’‘硬’兼施,‘质’‘量’齐升,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李源 文/图)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