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改革开放在基层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车轮滚滚40年 “转”出美好时代大发展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4 07:57:37   

在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是一件“大件”,家里有二八式自行车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改革开放40年来,濮阳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自行车普及到摩托车顺势而出,在到现在汽车满街跑。近日,记者采访了几名不同年龄的市民,他们讲述了代步工具的变迁故事。  

自行车就是豪车 骑着车心里美  

魏先生家有一件“古董”——一辆二八式自行车,30多年前买的。即使现在用不到了,但这辆载着魏先生记忆的自行车他仍不舍得丢弃。“现在没有人骑这样的自行车了,在那时候可算是‘豪车’的,我的车还是凤凰牌的呢。”魏先生说起那辆二八式自行车仍觉得很自豪。  

魏先生当时的工资只有几十元,购买一辆自行车需要自己半年的工资。现在他清晰地记得,攒钱的日子里,他每天都盼望着自己可以早点买车,一想到骑自行车上班他就觉得有干劲儿。买了自行车骑回家的路上,魏先生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一路哼着歌,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高兴、最幸福的人。  

车把闪着银光,车辆乌黑发亮,车铃一波动“叮叮”响,魏先生对自己的爱车爱不释手。每天下班后,魏先生都会现将自行车擦一遍,生怕有一点土弄脏了它。夏天的时候,魏先生根据太阳的移动,将自行车换到阴凉地方,怕太阳晒坏了自行车。遇到下雨天,他就把自行车放在房间里。  

魏先生的这辆自行车骑了十几年,也承载着他的幸福回忆。魏先生骑着它,后面坐着妻子,前面大梁上坐着儿子,一家三口骑着车上下班、去走亲戚。“我儿子学自行车也是用的这辆车,因为自行车有大梁,学的时候还摔下来几次呢。”魏先生回忆说。  

摩托车很威风 生活质量大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后,自行车越来越普及,还增添了适合女士的车型。自行车的品牌、款式和颜色不断出新,人们上班或外出都骑着自行车。这时候,摩托车“横空出世”,家里有一辆摩托车是一件很威风的事。  

20多年前,杨先生每天骑自行车上班需要近2个小时的时间,冬天早上5时许他就要起床,顶着寒风骑车去上班。遇到雨雪天气,他就推着车回家或住在单位宿舍。那时候,杨先生看到单位有一辆摩托车,心想要是有一辆摩托车就方便了。他借用单位的摩托车,请教同事驾驶方法,学会了骑摩托车。后来,他凑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杨先生说:“手一拧油门,轰隆隆一响,摩托车就发动了。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也短了,有的同事顺路我们就一起回去。”  

摩托车将杨先生家和单位的距离拉近了,也将吕女士的收入提高了。吕女士和丈夫年轻时,在南乐县城集市上摆摊卖针线类的百货用品。最开始,家里的自行车在近地方代步还可以,但去远地方就不行了。那时候,他们知道从濮阳县进货便宜,但苦于交通工具只能作罢。但去濮阳县进货的想法,始终在吕女士心中。后来,吕女士购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每次需要进货时,她和丈夫就骑着摩托车去濮阳县。“进货便宜了,利润也上去了。后来我们攒了一些钱,就不用在集市上摆摊了,就有了现在的门市。”吕女士说。  

生活越来越好 家中的车不止一辆  

十几年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汽车还是一种奢侈品,但如今,汽车已经和自行车、摩托车一样,成为平常的代步工具。在龙都的街头,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车,有跟着潮流一路而来的自行车、摩托车等,也有新型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混动汽车等。一个家庭可能有多辆车,给生活增添了很多便利。  

“我上班骑电动车,孩子的奶奶不会骑自行车,有一辆三轮脚蹬车,爷爷接送孩子有一辆电动汽车,我老公一辆汽车,孩子一辆小型自行车。我们家有好几辆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车。”说起自己家的车,霍女士一边感叹生活越来越好,一边又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最近10年,霍女士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她出门都是骑车,一辆电动车还是和丈夫轮流骑。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家的车也多了起来。霍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刚上学的时候,都是爷爷骑自行车去接送她。夏天的时候,女儿回来满头大汗,爷爷也热得不行;冬天,爷孙俩围巾、手套、口罩齐上阵,老人穿一身棉衣骑车更辛苦了。去年,霍女士和丈夫商量以后,花了3万多元购买了一辆电动汽车。爷爷每天开电动汽车接送孙女,冬天爷孙俩都不用裹得那么严实了。“孩子的奶奶每天上午骑着三轮脚蹬车去家附近菜市场买菜,周末的时候女儿也会骑着自己的儿童自行车和奶奶去买菜。两个人说说笑笑,买了菜也锻炼了身体。”霍女士笑着说。  

现在,很多人关注环保,遇到一些事时就会想“怎么做才能更环保”,选择出行工具时也会将环保作为参考。去年,做生意赚了一些钱的张先生计划再买一辆汽车,这次他首先考虑的是环保的新能源汽车。  

张先生是一名个体户,他和妻子两个人开了一间五金门店。为了配货方便,四五年前,张先生买了一辆面包车。生意越做越好,面包车的内饰也逐渐破旧,张先生和妻子商量着买一辆新车。品牌、动力、车型等这些问题是他和妻子关注的重点,“买辆车不仅是为了方便,也想在亲戚朋友面前更有面子。”张先生说。但前段时间,他和妻子看到新闻说新能源汽车时,就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最吸引他们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经过考虑,张先生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张先生说:“配货还用面包车,平时我们就开新能源车。我现在每天坐在干净的新车里,晚上回家时也觉得没有那么累了,心情也变好了。”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地转动,转出了生活的新气象。(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