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于2018年10月18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民主评议,评选拟定21户贫困户共81人退出贫困户标准,现予以公示……”这是10月19日,濮阳县梨园乡屯庄村委会公示栏张贴的一则公告。如今,30余天过去了,没有村民提出任何异议。
“俺村这么多贫困户能实现脱贫,一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二要感谢中原油田的真心帮扶。”11月20日,屯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斗景说。2013年,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主动承担起屯庄村的对口帮扶工作,成立了帮扶工作组,并采取“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帮该村摘下了贫困帽。
每逢三夏或秋收农忙季节,在屯庄村委会门前,印有中石化标志的志愿服务横幅,总能吸引大批村民闻讯前来。断裂的锄头、开焊的农用车、破损的脱粒机……焊花飞溅,锤头叮当,中原油田志愿者们紧张地忙碌着。随着一件件农具被修缮一新,村民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这样的助农活动只是文留采油厂助力黄河滩区贫困村脱贫摘帽工作的一个缩影。5年来,扶贫工作组在“送知识、送温暖、送服务”的基础上,帮助屯庄村制订扶贫规划、厘清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困难群众增收致富。
2015年,文留采油厂派出干部杜玉明、刘灿瑞长期驻扎屯庄村,为村民筹建蓝孔雀养殖园出谋划策,并资助基地电缆2600米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养殖园中的蓝孔雀已从最初的2000只扩大至近万只,解决用工岗位10个。
今年年初,为充分发挥黄河滩区生态资源优势,文留采油厂提出帮助屯庄村发展淡水养殖的计划,联系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展养鱼技术培训,如今项目已初具规模。
“当时眼瞅着兰兰就要开学了,俺实在想不出办法了,就差去市里贷款来给孩子交学费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厂里派人给俺家送来了助学金,解决了俺家的大难题。”谈起文留采油厂出钱资助小女儿上大学的事,张素英仍是感激不尽。
原来,今年考上河南农业大学的石胜兰,家境贫困。前些年,她的两个哥哥上学时已经借了近10万元的贷款,要不是文留采油厂的及时救助,石胜兰认为自己可能上不了大学。
像石胜兰这样的贫困学生,文留采油厂共帮扶了36名。现在,他们分别在吉林大学、东华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攻读政法、农学等领域的学士、硕士学位,成为全村人生活奔小康的新希望。
为解决屯庄村贫困孩子上学难、留守儿童教育难等问题,文留采油厂先后多次组织志愿服务队和心理咨询师,在该村希望小学进行义务帮教,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青年志愿者每年陪这里的孩子过“六一”。除此之外,还先后为学校捐助桌椅170套、乒乓球台5张、书籍2000册,赠送足球、篮球、羽毛球拍等文体活动用品近500件。
“俺过去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考证,觉得自己文化低、年龄大,学不会新技术。帮扶工作组劝我们去试试,这一试不打紧,还真的学会了。”11月18日上午,在屯庄村委会院里,47岁的村民马改荣排队从杜玉明手中领到了技能培训资助金。
参照中原油田相关政策,该厂每年向对口帮扶的黄河滩区村庄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取得技能证书的人员,发放1000元的技能培训资助金。在政策激励下,该村掀起了“学本领 强技能”热潮。去年,该村26岁的盛志强考取了电焊工证,随即在南方一家船厂找到工作,试用期结束后,每月收入在万元以上。而在此之前,依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打工,他一个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目前,该村先后有148名村民领到了技能培训资助金,扶贫家庭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对口扶贫5年来,屯庄村贫困户从251户下降至3户,人均年收入在逐步提高……(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冯艳红)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