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改革开放在基层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相约小康 不见不散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30 11:01:45   

9f53d15c-a455-4c34-8ac1-d95ba8414f6e.jpg

七时许,与村民一起排涝。

走街串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建档立卡完善精准扶贫信息,这家出,那家进,一忙就是一天;猫腰进菜棚,低头入猪圈,破解群众种植养殖难题,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技术,协助申请扶贫贴息贷款,一忙又是一天;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筹建产业扶贫就业点,一天忙过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持续多日的高温虽有所缓解,但也给正在生长的庄稼带来危害,田间地头积水成片,为最大限度减少大雨造成的损失,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组织群众防汛排涝,忙得更是没日没夜、通宵达旦……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可说是市总工会驻濮阳县梁庄镇于寨村第一书记王守红最日常的工作状态。8月20日,在于寨村东头,记者采访了正在与村民一起给玉米地挖沟排水的王守红。

于寨村坐落在梁庄镇东南3公里处,耕地面积1030亩,人口660 人。2014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共计159人。于寨村是我市沿黄三县常见的一个村落。因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日长,冬寒少雪。特别是夏季,雨热同期,涝旱灾害频生。多年来,人们靠天吃饭,从土里刨食,既无集体经济,又是单一种植模式。村子不大,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却偏大,平均55岁。可能就因为年龄偏大,也可能因为穷了大半辈子穷习惯了,他们安于贫困,固守一隅,有点儿得过且过思想。王守红和他的扶贫工作队是今年2月入驻于寨村的,3月即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基础上,及时补充2名年轻人进班子,为班子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王守红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有过17年的军旅生涯,曾远赴边疆,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越军炮火打伤了他的右腿,但他和战友也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反扑,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也许是军营培养了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精神,他现在也抱定了必胜的信心,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驻村伊始,他便组织市派、县派扶贫工作队队员和全村37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庄严承诺:吃住在村,同贫困群众不离不弃;相约小康,与美好生活不见不散。

经过集思广益,一个“夯实基础完善设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确保2020年全村脱贫”的发展蓝图绘出来了。

接下来是制订脱贫攻坚台账。

再接下来是紧张有序地一一推进。

在入驻于寨村之前,王守红曾出任濮阳县梨园乡前任寨村第一书记。无论在哪个村,他都坚持“四访”:访贫困党员,访孤寡老人,访留守儿童,访患病群众。同时,充分发挥市总工会优势,组织协调人力物力,坚持“四送”:春送技能,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不止一次聘请有关专家进村授课,举办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以及电商、汽修等方面的培训,既立足本地,又着眼长远,让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定期不定期诚邀市、县名医进村义诊,发放药物和医疗器械等物品,让每个患者都能病有所医;多种形式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捐助学费,以及书包、夏凉被、电子琴等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逢年过节上门慰问,送去米面粮油和慰问金等,让每个贫困群众都能亲眼见证党和政府在真扶贫、扶真贫。

有一个人则在用心灵见证。

这个人是于寨村的程永涛,38岁,有一男一女2个小孩,前两年因患脑膜炎致盲。以前他是家中的顶梁柱,失明后就只能靠妻子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忙了。都说半路失明者更难以接受突然黑下来的世界,程永涛也是,因为一切都无从适应。他觉得他在拖累家人,一度想过轻生。这时王守红来了,不光送来药品、衣物,还为他的儿女送来学费等。王守红对他说,等他病情稳定了,资助他学习按摩等技术。现在,只要他积极治疗,好好养眼,就是在帮家里的忙,也是在帮村里的忙,更是在帮扶贫工作队和他这个第一书记的忙。“瞧这话说的,”回述往事,程永涛不由得笑出声说,“我啥也没干,倒是在帮大家的忙了。”

“守红书记来俺村时间不长,”程永涛又说,“但干的实事好事可真不少。我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却能时刻感受到村子在变化。街道硬化了,健身器材装上了,村里也有超市了。那是新建的篮球场吧?那是新建的幸福养老院吧?那是快建好的精准扶贫就业点吧……”

程永涛手里有一根导盲杖,一边说一边举着它指指点点。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记者看到村里的变化,他果然都了然于胸。他告诉记者,尤为关键的是,村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以前他听到的多是打牌时嬉笑怒骂或喝酒时猜拳行令的声音,要么就是自怨自艾、长吁短叹。现在别说听不到这些,连人的脚步声也不一样了。“以前,”程永涛说,“大家的脚步拖拖拉拉、有气无力的,现在人人都脚底生风、健步如飞了。我能从一大群人的脚步声中听出守红书记的脚步声,他正大踏步地领着我们脱贫致富。一想起俺村也快小康了,我这心里亮堂多了。”

一个人得做多少事情,才能让另一个人记住他的脚步声?2016、2017连续两年,王守红被评为“濮阳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濮阳市重点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春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记者 高崟人 刘文华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