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改革开放在基层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今非昔比的大闵城村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7 06:59:34   

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村地处黄河滩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575人,是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大闵城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非昔比!”11月5日,大闵城村党支部书记邹建明这样概括。

昔日靠觉悟 今日靠动力

走进大闵城村,一条平坦笔直的柏油马路贯通村庄;村室不大但干净整洁,桌椅配套齐全,墙上张贴着村里近年来获得的各项荣誉和贫困户的基本信息。

邹建明从1997年开始担任大闵城村党支部书记。回忆起以前的工作条件,他感慨万千:“以前村里开个会都没地方。”

2014年以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选派精干力量组成驻村工作队,对大闵城村实施帮扶工作。工作队先后筹措资金70余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村委大院,扩建了村主干道。

昔日往外走 今日归乡来

2017年2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干部刘传运担任驻大闵城村第一书记。他用一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362户人家,随后又主动与村“两委”班子、老党员、村民小组长进行座谈,详细了解村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的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锻炼。

当得知村民鲍红亮常年在北京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有回家投资创业的想法时,刘传运多次主动与鲍红亮沟通,并帮他落实土地、税收奖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经过努力,鲍红亮投资162万元的晟安服装厂于2017年底正式开始生产。如今,该服装厂订单充足,带动了大闵城村及周边村庄的100余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昔日闲置物 今日变成钱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刘传运与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查摸底,彻底弄清了村里闲置的资产情况,确权办证后实现资源变现成资产。村委会主任张益群说:“这些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竟然评估了148.58万元。”

有了资金保证,大闵城村注册成立了闵城农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集中发展规模化红薯种植、红薯粉条加工、乡村旅游休闲中心等村集体项目,并采用土地入股和“公司+农户”两种方式让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参与分红。

如今的大闵城村,虽然仍有贫困户18户67人,但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群众干劲十足,今年底有望实现整村脱贫。(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马辉)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