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红色热土 双拥花开
——清丰县大力推进双拥工作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6-30 08:32:01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曾经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所在地,被誉为“中原红都”。如今,清丰县已连续8次被授予“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县”“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走进清丰县,街道两旁的双拥展板电子屏,随处可见,引人注目;医院、车站、银行里“军人优先”“军人专座”,令人倍感温馨;双拥主题公园里,漫步“荣光之路”“国防长廊”,爱国强军的热忱油然而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新兵入伍和老兵返乡

一样热闹

“没想到回来后,家乡人民像当年欢送光荣入伍一样,迎接我们光荣退伍返乡,非常感动和自豪,我们一定珍惜荣誉,退役不退志,争取返乡再立新功。”前几天,清丰县举办了2023年度退役军人返乡欢迎仪式,热烈欢迎120余名退役军人光荣返乡。

参军受尊崇,退役受尊重。近年来,该县严格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制度。每年为入伍新兵举办隆重的欢送仪式,军地领导为即将踏上军旅征程的新兵壮行并鼓励他们扎根军营、献身国防,早传喜报,早立军功,为家乡争光。还积极发动河南华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金亿达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家乡拥军企业为入伍新兵送上慰问品和诚挚祝福。

“穿上军装我是一个兵,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该县注重打造忠孝之乡退役军人工作品牌,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先后涌现出姜振强、朱彦周等一批优秀基层“兵支书”和董国帅、孟德坤等一批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带头人,有力带动了群众致富、地方发展。组建成立县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个、乡(镇、办)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9个,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大力开展为老兵服务、疫情防控、应急救援、文明创建、便民服务、国防教育、征兵宣传和双拥共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被称为“退役军人的服务者、急难任务的先行者、公益活动的践行者、应征青年的引路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清丰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巩固后院和关心后代

一样重视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孩子入学手续已顺利办理。”近日,家住清丰县诚睦花园小区的军属王丽娟高兴地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近年来,清丰县军地将拥军优属政策纳入党委议军会、武装工作会议议程,着眼国防所需、部队所期、官兵所盼,把为军人解难题、为军属送温暖作为一项任务摆上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大盘子”。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教育局军地携手做好军人子女入学保障工作。把“解决好家属工作问题,安排妥子女入学的事情”作为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大事用心用情办好,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军人子女铺就宽广平坦的上学路,全力保障部队官兵安心练兵、专心备战。他们还及时出台“保障优抚对象子女入学”的工作措施,明确现役军人、户籍在本县的退役军人子女就近就便安排入读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为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提供了政策支持。多举措为军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军人子女入学有渠道、上学有保障,实现保障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全覆盖、无死角。

“只要是军人和军人家庭的事,再难也要优先办理,有政策依据的要快办、办好;没有明确政策的,只要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也要尽全力办。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军人的后顾之忧,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当好‘推手’‘助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文刚说。

立功军人和军嫂军属

一样光荣

“咱们村老王家的儿子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了,县领导来送喜报,这是咱全村人的骄傲……”在清丰县仙庄镇司家村,鼓乐声声,笑声阵阵,县政府、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军地领导将二等功喜报和慰问金递到王志宾父亲手中,闻讯前来祝贺的乡亲们挤满了光荣之家。一路上,村民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一人立功,全家光荣。如今在清丰县,现役官兵立功受奖的荣誉不再沉睡在档案袋中。他们严格落实《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将军地联合送喜报各个环节规范化,做到有功必报、有功必贺、有功必奖。2017年以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全县现役官兵建立了电子动态档案,全程跟踪立功受奖情况,先后为现役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200余次,集中悬挂光荣牌1.55余万个,清丰籍现役官兵争先创优劲头十足。

“如果说‘岁月静好’是军人在负重前行,那么军嫂军属就是军人家庭的守护者。”近年来,清丰县相继开展了“最美军嫂”“十佳兵妈妈”“五好家庭”评选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在全社会大力宣扬军嫂军属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尊老孝亲的优秀品质,让军人和军属一样受人敬仰。

退伍安置和帮助就业

一样暖心

迷茫、焦虑、忐忑,离开部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真真切切的本领恐慌……这是不少退役军人返乡后的担心,这也是清丰县开展“暖心、安心、稳心”工程关注的一个重点。

全县按照安置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助力好自主就业的“两步走”原则,基本实现了本人、部队和接收单位“三满意”,62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官全部安置在财政全供一类事业单位。他们还将抓好就业创业帮扶措施,推进企业岗位需求与退役军人个人就业意愿面对面对接,扎实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主题活动,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努力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全方位扶持,着力推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年来共帮助近千名退役军人在食用菌、家具、物流等优势产业就业创业,实现安居乐业。

“没想到招聘会来了这么多知名企业,没想到为我们开展的免费技能培训这么实用,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年初由清丰县人武部、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专场招聘会上,去年12月退役的女兵邵亚萍选到心仪工作后连说了3个“没想到”。

告慰英烈和关爱烈属

一样用情

发布信息、电话联系、网络查询、实地查找、排查比对……近年来,清丰县始终把为烈士寻亲作为告慰英烈、关心英烈后代的最好方式,同时也在全县营造了尊崇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2021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包含清丰籍烈士靳升云等100位烈士寻亲信息后,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专人,深入到4个乡镇10个行政村粘贴寻亲启事、入户走访调查、排查比对信息,经过48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烈士靳升云的亲人,并在清明节当天,全程陪同烈士亲人前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献花,为三代人接力、跨越78年的寻亲之路画上了圆满句号。2021年9月,经过和《共和国不会忘记》寻亲团队联合多方力量,在山东羊山烈士陵园寻找到清丰籍彭炎烈士安葬地,帮助彭宗文(烈士之子)一家人实现了75年未了的心愿。截至目前,在该局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为安葬在羊山烈士陵园的清丰籍132名烈士,寻找到了亲属。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时时刻刻想着我……”言语轻柔,却是烈士常庆资80岁母亲赵青竹发自肺腑的感动。看见志愿服务队队员在家里来回穿梭忙碌,这句话是她最想表达的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

为让烈士亲属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清丰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关心烈士家庭牢记心间,每逢重大节日县领导都会上门看望慰问,带动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烈士亲属,确保社会关爱常态化。同时,县相关单位还通过优化办理流程、数据信息共享,建立了医疗费用报销结算联办机制,实现县域内优抚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结算,并为烈属发放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出院可按照医保系统自动生成的补助金额直接结算,实现“秒到账”。清丰县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聚力实现关爱全覆盖,竭尽全力为烈士家属提供服务,让爱不止温暖“一阵子”,更要延续“一辈子”。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王世冰 任文刚 王友恒 文/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