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一份份当之无愧的荣誉证书、一幅幅弥足珍贵的老照片……4月29日上午,在我市市城区振兴路的军分区生活区,我市首届退役军人特别贡献奖获得者白洪普的一个特别的行李箱让记者一行大饱眼福,箱内的物品都是他全家的传家宝。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现在不打仗了,但是我仍然要继续好好传承红色基因!”现年67岁、精神矍铄的白洪普激动地告诉记者,“濮阳市委、市政府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我这个奖项,我感觉这是党和人民授予我的无上荣誉,也是对我的关心、鼓舞和鞭策。今后我要继续全力以赴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工作。”
宣讲初衷
退休之后,多年来一直忙忙碌碌的白洪普乍一闲下来,整个人都感觉很不习惯。白洪普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军队的退休干部,不能只拿着共产党的钱,不给组织做工作。没有工作岗位,我要为社会做更多事情!我经受过战争的洗礼,我想把我亲眼见到的战场上的感人事迹讲给大家听,要让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此,他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史,大量查阅重大战役战例选编,大量学习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大量翻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回忆录等,还选购了一些青少年杂志。
多年来,白洪普担任我市市直、中原油田等16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迄今为止已为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作报告大约200场,积极开展红色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因此被当时的河南教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被济南军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你问宣讲了多少场?两年之前有100多场,2020年40多场,2021年30多场……”白洪普认真回忆了一下说道。
当被问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初衷时,白洪普眼含热泪:“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我永远感谢党感谢国家!是党和国家把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培养成为国家功臣、战斗英雄、人大代表的!我是幸运的。我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和1984年的老山作战,虽然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一只眼,但是我最后幸运地活下来了。当年,我的好多战友都命丧沙场。我既然还活着,就要把战友那种英勇杀敌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忆战友:生死之交
1979年,白洪普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一天,排雷任务完成后,上级命令工兵沿水沟回撤。当走到距国境线100多米时,水沟绕道而行,出现一条十分隐蔽的小路,白洪普决定探索这条小路。在取得副连长同意后,他继续探索前进,慢慢探索到水沟与小路接头处。那里两侧山坡敌人在山上挖工事、修战壕,甩出很多土,一下雨,水就冲着泥土往下流,泥土都蓄到小路与水沟接壤处,因土层太厚,探针无法探透。当时,白洪普左脚往前一迈,只听“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他被抛出两三米高后又重重摔下来。
“未待硝烟散去,我侧身看到,我左小腿被炸掉,白花花的腿骨杵在泥土里,腿上的肉往上翻着,烧得黑乎乎的,一股烤肉味,鲜血就像水管的水一样往外喷。当时,地雷爆炸,我被炸掉左小腿和左眼;卫生员两眼也被炸失明,他双手摸着给我包扎止血;副连长头上流着血来抢救我。我说:‘副连长,你们先走,不要管我,完成任务要紧。’副连长流着眼泪说:‘好兄弟,咱们死,死在一块儿!活,活在一起!’他硬是把我背了出来。”白洪普声音哽咽地说,“我这条命就是战友们给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不是副连长拼命救我,我的小命当时就没了,又哪来如今的幸福生活呢?这么多年来,每次只要一想到当年有生死之交过命交情的战友,我就心潮澎湃,激动得不行!”
看今朝:踔厉奋发
当被问及今后如何继续坚持党性原则时,白洪普真诚地告诉记者:“战场负伤,这是战争洗礼。我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讲作报告时,我不仅要讲自己的事儿,而且要讲党的事儿。我经常自费到外地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比如云南老山前线、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等。去年,我自费到贵州遵义学习,沿着毛主席当年四渡赤水的路线重走一遍,现场体验革命英雄人物当年的艰辛和不易,真的很受教育呢……”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虽然退休了、离岗了,但是军人的传统不能丢,保家卫国报党恩是一辈子的事儿!离岗决不能离心,退休更不能褪色,军人的军魂不能丢,军人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丢。我决心把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白洪普如是说。
“不为别的,我就是想让大家都记住!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因为无数英雄先烈的流血牺牲,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还能上战场!”白洪普慷慨激昂地说!记者 关咏梅 通讯员 范亚贞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