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老兵的新战场
—— 记我市“最美退役军人”吴相超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19 12:08:48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完成任务为使命。”退役军人、范县杨集乡东牛桥村党支部书记吴相超,退役不褪军人本色,坚持能吃苦、敢担当、勇攀登、乐奉献的精神,履职新岗位、践行新使命,开展村务工作、公益事业精彩纷呈。

在刚刚结束的范县“两会”上,吴相超作为人大代表,坚决表态:要抓班子、带队伍,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投身农村民生工作,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提高群众收入,解决留守老人实际困难,千方百计改善集体经济条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上任伊始,吴相超就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先后到冀鲁豫革命纪念馆、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刘邓大军渡黄河李桥渡口参观学习,强化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担当。一年多来,东牛桥村在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开发、传统节日传承等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与此同时,吴相超经常进行“范县兵支书直播”,讲述范县的人文地理、传统文化、村里的故事,介绍范县特色农副产品。

春夏之交、蚊虫滋生的时候,吴相超带领大家除杂草、灭蚊虫、打扫街道卫生、清理坑塘垃圾,让家园净起来、美起来、亮起来。夏季暴雨,吴相超多方筹措资金,为困难群众修缮院墙和房屋,把排水问题列入为群众办实事第二批待办事项清单。每逢冬至,吴相超都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脱贫户、五保户、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军人发放猪肉和爱心水饺。新春佳节,更少不了慰问老党员、入户送温暖……

东牛桥村临近黄河,距离刘邓大军渡黄河李桥渡口大约1公里,村里一直保留着黄河水自流灌溉种植水稻的传统,种出的大米晶莹剔透、颗粒饱满、清香四溢、远近闻名。尤其近年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牧原养殖的“沼液”作为肥料,大米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扩大影响力、提升美誉度,吴相超创办东梁湖传统大米品牌,申请了绿色无公害水稻标识。提到这件事,村民无不拍手称快。“同样的大米,一斤涨了5毛钱。我家5亩地,光这一样就多卖了3000多元。”村民吴文义高兴地说。

为促进乡村文明、拉近干群关系,吴相超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包括全民运动会、元宵节晚会,以及“三八”红旗手、“好婆婆”、“好儿媳”评选等。由于表现卓越,吴相超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东牛桥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基层党建红旗村”。“刚开始没经验,有的只是满腔热情,多亏县里实行的村干部‘导师帮带制’,让我快速成长。”吴相超坚定地说,“以后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不负党委和乡亲的信任。”

谈及未来的打算,吴相超说,正在动员村民种植羊肚菌,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及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东牛桥不能拖后腿,还得争取前列、争上游。”吴相超说,“见红旗就扛是军人刻在血脉里的基因,尽管已经退伍,但部队的好传统我可不能丢!”记者 张西恒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