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进门”必扫码的居民群众,这是近日记者在开发区昆吾办所辖社区采访时,看到的一幕暖心画面。
“通过社区党建网格规范化建设,每户居民由党员干部或楼长、村组长联系,在实现党组织网格全覆盖的同时,更起到了高效率落实上级指示、高标准做好防范预警、高水平巩固防疫成果、高质量提供保障服务的效果。”昆吾办党工委负责人如是说。
现如今,党旗飘扬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在市城区俯首可见。我市市城区辖1个行政区和3个功能区,14个街道123个社区,常住人口103.3万人。今年3月9日,市城区出现确诊病例后,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盯城市社区这一防控核心区域,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群防群控,切实织密扎牢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把抗击疫情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主动担责担难。”疫情发生后,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的共识。
第一时间转入战时机制,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余广庆下沉华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级调度,亲自指挥,常态化深入社区调研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小区智能管控建设等工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分赴市城区,与街道党工委书记座谈交流,传导责任压力;县级干部带队成立8个联系指导组,每日检查督导,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逐个解决。出台《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效发挥作用的通知》《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等,吹响集结号,发出动员令,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华龙区胜利办辖区活跃着“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手持引导牌,耐心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华龙区胜利办添运社区党支部书记牢记“油地一家亲”,坚持以身作则,与油田下沉党员干部职工在小区门口设立防疫查验岗,对进入小区人员严格查验三码。
坚持战线延伸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战斗堡垒就筑牢在哪里。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网格体系作用的通知》,成立小区党支部623个、楼栋党小组3429个,做实“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辅警民警、社区医生等组成的工作专班,根据小区(楼栋)分布情况划分网格,配齐“网格长+网格员”队伍,建立微信联络群,按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面开展入(返)濮人员排查。
濮阳工业园区昌湖办积极保障园区企业运行,根据天润华庭、创想产业园两个小区实际管理需要,成立社区组织,健全组织体系,从严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针对全市“三无”小区疫情防控工作薄弱的实际情况,探索“1+5+N”(“1”即建立一个疫情防控党支部,“5”即指1名临时党支部书记、1名社区“两委”干部、1名社区医务人员、1名社区民警、1名小区网格长,“N”即指报到党员、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组建党支部模式,实现组织有形覆盖。
“我是老党员,疫情不退,我不撤!”华龙区人民办永乐社区第二小区党支部书记是一名退休党员。面对疫情,他主动请战,与下沉党员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把抗击疫情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冲锋在前、奋勇争先,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推动力量下沉。推动679家市(区)直机关单位分包社区,建立临时党支部917个,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应急状态下,组织1.5万名党员干部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无条件服从社区统一指挥。将街道、社区自管党员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报到党员干部进行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科学编组,分工做好卡口值班值守、上门配送生活物资、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工作,做到防控一线有组织、重点岗位有党员。
严格考核评价。疫情结束后,由社区对每名党员干部工作情况进行实绩认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情况作为本人评先树优、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积极甚至弄虚作假人员,视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我们这个社区共有31栋楼57个单元4244户10489人。扎牢社区防线,让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是我们党员必须扛起的责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绿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坚定地表示。
突出平战结合,着眼常态长效,多措并举提供全方位保障,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小区出入口基础设施和智慧安防系统建设管理的意见》,制订统一标准,推动小区出入口进行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解决城市小区人防、物防、技防基础建设薄弱,以及日常管理缺失的突出问题。下拨市管党费155万元,专项用于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值班值守的党员干部,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包括购买疫情防控帐篷、药品等物资,及时将党的关怀温暖传递给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下发《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识别考察干部的通知》,注意在第一线发现识别干部,将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引导党员干部担当干事、英勇奋斗。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杨成磊 高一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