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充满激情,昭示希望。连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志愿者一直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华龙区各地都活跃着身披红色马甲志愿者的身影。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志愿服务组织能够有效配合政府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能动性,成为疫情防控中最美的风景线……
冲锋一线 群防群控战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华龙区第一时间发出志愿防疫倡议,动员全区广大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并迅速组织对接相关专业志愿者组织,统一组织、统一部署,最大限度发挥志愿者的积极力量。
华龙区地处濮阳主城区,是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人口聚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三无”小区多,社区管控治理难。在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之际,华龙区委、区政府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管控防疫指示精神,向各基层党组织和在职报到党员吹响集结号。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华龙区1.2万名在职党员纷纷响应号召,主动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请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突发疫情面前凸显。
“市房产中心张卫红报到”“区政法委卓德超报到”“区粮食局杨军法向党组织报到”……一句“报到”,道出了作为一名党员应承担的那份使命和初心;一句“报到”,道出了党员志愿者与疫情誓死抗衡的信心和决心;一句“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道出了党员志愿者的坚定决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连日来,在华龙区各乡镇办、街道都活跃着红马甲的身影,他们在带头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宣传单、拉横幅、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疫政策、科学防疫知识,劝导群众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走,到抗疫前线去!”华龙区胜利办党政办副主任张冰洋闻令即动,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用责任和担当为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我市重点封闭管理的区域,张冰洋将“抗疫党员突击队”的红旗插在社区内,也插在居民的心里。“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个出口,禁止人员进出”“党员负责消毒、排查,消毒要到边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户一人”“志愿者负责宣传、劝阻、代购,做好排查台账”“干部负责住户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社区微信群,发布信息、倾听民声,心理疏导、代购物资”……针对防控措施和应急救助,张冰洋都用心思考。
疫情面前,冲锋在前的不仅有“专业”志愿者,还有许许多多“临时”志愿者。他们各尽所能,无私奉献,共同构筑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3月12日,在华龙区大庆办都市花园社区核酸采样点,来自市油田第六中学的初三男孩张天奇,一大早就来到现场,认真地帮居民登记核酸采样信息,提醒居民保持1米距离。受妈妈的感召,他主动到疫情防控一线做起了志愿者,与妈妈并肩战疫情。
截至目前,华龙区97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23万余名志愿者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党旗飘扬在楼院,党员奉献在身边,示范带动一大片。面对新一轮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华龙区广大爱心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彰显企业担当。3月15日,濮阳天地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华龙区捐款10万元,濮阳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捐赠5万只N95口罩、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500包酒精湿巾,承德市如意州捐赠10万只口罩……
帮人所需 真情关怀传递温暖
“我是一名志愿者,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纷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华龙区各单位志愿者、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扎实推进社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平稳、有序、规范开展……
3月10日11时许,绿景华庭小区广场的核酸检测点,身高不足一米三的志愿者李佳懳,今年40岁,是一名佝偻病患者,而她正是华龙区王永甫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身患佝偻病的她更加明白爱心的意义,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志愿活动的机会。王永甫志愿服务队是一支华龙区正式注册挂牌的志愿服务队。3月10日清晨,我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全力以赴做好濮阳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华龙区王永甫爱心志愿服务队迅速响应,积极组织20余名志愿者深入社区,与绿景花园、绿景华庭社区对接。志愿者佩戴好口罩,搭帐篷、搬桌椅、搀扶老人,查看健康码,测体温,维持社区核酸检测点秩序。
超东小区退休党员王传标已经71岁,在五轮全员核酸检测中,他一直奋战在抗疫前线,每天起早贪黑,协助社区人员入户排查。他动用自己的三轮车,每天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布置核酸检测点,因没有地方接线,王师傅把自己的电线拉出来,维持核酸检测的队伍……
华龙区建设办石化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赵红涛,疫情前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住院。3月8日上午,他做了穿刺治疗,医生让他住院治疗观察几天。9日早上,疫情来袭,他立刻冲上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前线。此时距离他做完穿刺治疗时间不足24小时。高质量的准备工作,保证了全员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当天,建设办辖区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看着现场核酸检测的场景,赵红涛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想起放在病床头上那些应该吃的药……
“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看到身边的党员冲在一线,他们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要成为党组织光荣的一员。”3月15日深夜,因疫情被封控在家的大学生李文华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当看到社区公开招募抗疫志愿者时,他便决定报名。信息登记、测量体温、巡逻盘查、站岗消毒……他成为社区防疫的“守门人”。李文华在与社区干部并肩战斗的日日夜夜里,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于是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团队行动 精准服务暖人心
“哪位同学现在在濮阳?”华龙区长庆办团工委在社区群里问。“我”“我在”“还有我”……不到3分钟,30余名大学生回复并赶赴指定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立即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疫情开始的一周内,团华龙区委先后招募启用了12支基层抗疫青年突击队,1000余名未返校大学生、社会青年、企业青年职工等青年抗疫志愿者,在社区乡村基层开展核酸检测、防疫宣传、排查登记、卡点值守、物资运送等志愿活动。据统计,自3月9日开展核酸检测以来,华龙区青年志愿者共为240余万人次提供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万个小时。
“请大家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距离,有序排队,等候检测”“你好,这边扫码”……3月16日,在华龙区政府办志愿者的引导下,参检人员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距,有序进入采样点通道,依次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咽拭子采样,采样结束后有序从出口离开。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志愿者主动将其引导至绿色通道,减少了他们的排队等待时间。
大庆路街道办申庄村民兵主动应战,迅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辖区构筑起坚强有力的防疫屏障。大庆路街道办武装部副部长高山表示,“平时是民,战时为兵”。大庆路街道办民兵队伍冲锋在前,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迷彩线”。
华龙区志愿者运用户外屏幕、流动音响、微信群、宣传车、大喇叭、条幅、海报等宣传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和疫情科普工作,全力让防疫政策、防护措施、感人故事等家喻户晓。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志愿者,发挥所长进行创作,通过文字、歌曲、画笔、镜头等形式致敬抗疫英雄、传递抗疫知识,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记者 杜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