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也有倒春寒,今年不与往年同。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病毒像个神出鬼没的幽灵,东游西荡,到处作祟。据3月12日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消息,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增几万、几十万确诊病例,日增死亡几十、几百例。纵观本轮国内疫情,形势也足够复杂严峻,触发点多,波及面广,还间歇性地频发复发。而且,它还会变异,会像葫芦一样分裂成瓢,按下又浮起。
说话间,它来到了濮阳。
但它没在濮阳掀起多大的风浪。
这一轮疫情,原本像散兵游勇,其中境外输入还占了一定比例。但一入3月,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几乎在同一时段,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20多个省份相继出现疫情。仿佛有谁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中高风险区域持续攀升。虽然总体可防可控,各地情况不同,但在新一轮疫情如此点多面广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妨看看濮阳是如何应对这场“倒春寒”的,看看除了那些人所共知的常规动作、硬核措施,还有哪些富于濮阳特色的元素,以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起织严织密防控网络,壮大抗疫“战”疫阵线。毕竟,病毒是我们共同的顽敌,早日赶走驱散乃至清零,谁都责无旁贷;毕竟,春天来了,谁跟春天没个约会,谁不期待春和景明!
一
3月9日凌晨2时57分,濮阳发现1例核酸初筛新冠肺炎阳性人员。
不早不晚,不昼不夜,像悄悄进村的鬼子一样,疫情开始袭扰这座城市的安宁。
许多人还在梦中,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启动应急响应,一小时内即完成了平急转换。
如此兵贵神速,当然非一日之功,追溯起来,自有渊源传统。濮阳北邻冀南,东邻鲁西,一脚跨三省,看管着老家河南的东北门户。在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这一带一度是华夏东部,黄帝特派长子玄嚣、次子昌意来此戍守边疆,足见险要形胜,兵家必争。后来,昌意之子颛顼登帝位,干脆迁都于此,摆驾坐镇固防。历史上,濮阳还是黄泛区,动不动就发大水,从来淹你不商量。所以,守土有责、众志成城,枕戈待旦、闻令而动,早已深入这块地方的每一寸肌理,绵延千年的古城墙和瞭望四周的会盟台,以及星罗棋布的以营、寨、屯、堡命名的村庄,无一不是濮阳儿女保家卫国和热爱和平的明证。亦屯亦垦、亦军亦民,闲时耕地、战时扛枪,是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世代相传,镌刻到了骨子里。特别是在近邻河北、山东相继发生疫情后,濮阳尤其警觉,习惯了居安思危,睁着眼睡。实际上,当晚很多人彻夜未眠,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工信、大数据等多部门即刻集结,协调联动,分头开展标本复核,着手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风险区域……
与疫情短兵相接的濮阳,就此进入紧急状态。
学校停课,来不及疏散撤离学生的学校实行闭环管理,公交车停运,公共场所停业,各交通路口管控措施持续升级,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既往岁月里难以想象的情景,分分钟变成活生生的事实。这时候,濮阳人那份与生俱来的军民兼备的优秀品质就显现出来了,遇事不慌、处乱不惊,迎难而上、沉着应战。而且,自从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历经两年多的科普和训练,在濮阳,基本的防控常识已深入人心,即无论病毒藏得多深多隐匿,传播得多快多疯狂,一旦脱离载体,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叫它在一个潜伏周期内自生自灭。所以,尽管上述措施带来诸多不便,但你看不到有谁怨天怨地,而是积极面对。能报名当各路志愿者的都当志愿者去了,一时当不上志愿者的,也转身切换到了新的生活模式:居家隔离,居家办公,居家上网课;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必戴口罩;非必要也不谈话,谈话多用目光进行。眼睛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开发,相视一笑,便打过了招呼,送上了问候,回应了关切,交流了信息,一切都已心领神会。
所谓无声胜有声,说的当是这般境界。
9日,10日,11日,12日,市主城区连续四轮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前三轮累计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市境内封控区及封闭管理区域相应调整至11个、管控区2个。我有同事分别在上述区域蹲点采访,见证并参与了“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全过程。据他们反馈过来的消息说,那里各项生活用品供给充足,居民情绪稳定。
共克时艰,握指成拳。每一条战线都火力全开,每一个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夜里有光,雨中有伞,寒流中有延期供暖,转眼间有迅速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12日中午,在华龙区建设办全员核酸采样点,一个家住审计花园的薛姓小姑娘一边排队一边默默地温习英语。她说,平常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跑着来跑着回,啥都视而不见,不知道眼下早就春暖花开了。排队给了她充足的时间,便把看到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事物用英语念叨一遍,再在一个小本子上组词造句。“我最差的一门课就是英语了。”她说,“遇到考试,虽然也能临阵磨枪地考个八九不离十,但过后还是会忘。连着排了几天队,算是补上了这一课,下次考试就不用手忙脚乱地突击,也不用连蒙带猜了。”
二
11日9时许,我正在按要求居家办公,手忙脚乱地改一篇文章,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邵强打来电话说,杨书记说,濮阳发现疫情三天来,日报、电视台、网站、智慧濮阳APP等主流媒体报道及时,引导有力,满满的正能量。虽然鼓舞人心,但也会遮蔽一些信息,看能不能写些或组织些文章,以个人名义发在微博或个人公众号上,表达一下社会各界在疫情期间的诉求、看法、意见和建议。杨书记的意思是,应该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我与邵强科长不算太熟,就工作上有些许交集,印象中,这还是我们互留联系方式后,他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我心思尚未从那篇改得一团乱麻的文章上完全跳出来,虽然听清了他的句子,但有点没听懂,一下子理不顺关系,对不上号:他说的杨书记,不会是市委书记杨青玖吧?这可离我实在有点远。
谁知还真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此紧要关头,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不仅要看主流媒体的主旋律,还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是颇考量智慧和勇气的,也颇见情怀和胸襟。此前也听人说过,杨书记不止一次明确要求,媒体不要只是围着市里的四大班子领导转,更不要只是围着市委书记、市长转,而应该把更多的版面、频道、网页等让给那些奋战在各行业各领域基层一线的人民群众,尽量压缩政务活动,多报道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鲜活新闻。我们报纸做过尝试,多次改革,在一版二版醒目位置开辟了好几个针对基层的专栏。但眼下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各条战线上涌现的感人事迹尚装不下,别的只能缓期发了。所以宏大叙事多了些,少了些个体表达。能在千头万绪中注意到这事,真的不容易。
刚才电话挂得匆忙了些,忘了问他还有没有具体要求,比如字数什么的。其实也不用问了,这样想着划开手机,看见我们总编辑吉子文已先他之前在微信上留过言了,说的正好也是这个事儿,还专门推送了别人写的文章让参考。尽管他说的也是“杨书记的意思”,但我不会再对不上号了,也不觉得远了——原来书记就在身边。
吉总编、邵科长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找到我,大约在于我此前一直在报纸副刊当编辑,认识一些文朋诗友,自己偶尔也写一些东西。我写东西认真得过分,因而也慢得过分,通宵达旦也写不了多少字,这个任务,自己一个人怕耽搁事,忙给几个手快的朋友说了说。他们中有作家诗人、记者通讯员、医生护士,也有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核酸检测志愿者,而且也真是手快,第二天、第三天就发来好几篇文章,以及数首长诗。这些作品很快都在个人微信公众号、美篇等自APP上发出来了,还找专业人士进行了配乐诗朗诵,反响不错。然而大家一致认为我市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及时,自觉鼓与呼,仍然是一片溢美赞叹之词,没有不同的声音。
仔细想想,也是情理中事。
面临同一场大考,毕竟吉林、东莞等地市交了不合格答卷,造成成百上千人被病毒感染,让人痛心。濮灭疫情,阳光透明。此间,各要害部门一直在线。但凡有新情况,不管深夜还是凌晨,总是第一时间更新数据,回应关切,保障公众知情权。13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全市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共采样3206248人,全部为阴性。这成果——虽然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成果,但来之不易,大家感同身受,有目共睹。
三
16日一早,全市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在晨曦中拉开帷幕。
4时30分,头一晚睡前设定的闹铃一响,家住华龙区濮东办四季果岭小区的张钰即一跃而起,简单洗漱了下,一肩挎一个电脑包,匆匆往小区广场赶,四季果岭社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第二分点设在那儿。她今年54岁,是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五轮全员核酸检测,轮轮都当志愿者。她第一次当志愿者时,医务人员的电脑发热出现故障,此后便把自己的电脑背来不说,还借了一台电脑备用。她看天气预报16日中午有雨,便在社区头一晚召开的工作部署会上提议,赶早不赶晚,原定8时开始的核酸检测,不如提前到6时,留出宽裕时间,也争取大家都不淋雨。经与负责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的中原油田总医院沟通,社区领导采纳了她的提议。所以她很兴奋,第一个先到:打扫场地,撑篷布,搬桌椅板凳,摆放消毒液,整理警戒带……
忙碌中,其他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也都赶来了,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正式开始。
同在4时30分,濮阳县人民医院参加该轮核酸检测工作的医务人员全部集结到位,兵分数路,开往县城区各个居民生活小区,急救中心护士张丽要去的地方是城关镇西街。头一晚11时,张丽还跟随120救护车紧急出诊,赴黄河岸边的农村抢救了一个突发脑血栓的患者。等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抢救过来,再拉到医院安顿好,已是凌晨3点多了。她也没顾上回家,脱下护士服就换上了防护服。她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跟她一样连轴转的同事多了去了。医院里抽调了一半的医生和护士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而病人并没减少,留在医院的同事,每个人都要承担平常两三个人的工作量。好在大家谙熟多种医学常识,不管是累到眼冒金星还是心律不齐,稍微一缓,总有办法让自己精神起来,重新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常用的办法是按压相应的穴位。
“不过,”张丽笑着说,“穿上防护服,按压穴位就不灵了,也不能喝水上厕所。我刚才含服了两粒脑立清,这一天保准没事儿。”
还是在4时30分,南乐县西邵乡李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殿雨走出家门,去村里的各个路口卡点询问值守人员,察看出入记录。每到一处,都再三叮咛。村妇联主席李方方刚带着两名入党积极分子替换过西头的值班人员,看见他来,又要叮咛,笑着说:“李支书你不用说了,俺早就记下了。别说俺女的心细,就是那些粗手大脚的爷们儿也都记下了。不信你到下一个路口问问去。”
李殿雨还绷着脸说:“那你说我要说啥?”
李方方自动出列,面向两名姐妹说:“咱村位置特殊,责任重大。非常时期,一定要高度戒备,把好路口,决不让疫情从咱村扩散,更不能让疫情从咱村进来,自觉为全县全市守好北大门……”
老爱绷着脸的李殿雨也笑了,一边说好,一边向下一个路口赶去。我联系他时,他可能正忙着,没顾上接电话。稍后他回过来电话,说了上述情景。
李苑村坐落在西邵乡西北六七公里处,从这里往西往北走一二里路,就进入河北省邯郸市了,是我市西北最边缘的一个村庄。李殿雨年轻时当过兵,说话行事一直保持着军人作风。3月9日我市发现疫情,当日他立即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设卡立点,严防严控。而且,他们做核酸检测也做出经验来了。大好春光,不能耽搁。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以后,到第二轮时他们就开始科学合理安排了:青壮劳力先去地里干活,这边只给老人和孩子做;老人和孩子做完,大概10点多了,干活的人再按年龄段分批次回来做。41岁至50岁的为头一批,31岁至40岁的为中间一批,21岁至30岁的为最后一批,有条不紊,高效省时。疫情期间,李苑村防疫、农耕两不误,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在这场全城参与的疫情防控战斗中,每个人都了不起。劳动人民的智慧,让人打心底里赞叹。
历经一个多星期的艰苦奋战,濮阳本轮疫情防控终于拨云见日:
17日,市城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结束居家办公模式,饭店、商店等恢复营业,各行业各领域的人们开始正常上班;
18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截至16日23时59分,全市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3403602人,全部为阴性。
孩子走出家门,额手称庆,欢天喜地;大人走上街头,脚下生风,健步如飞。虽然倒春寒有可能去而复来,但挡不住的春色毕竟越来越浓烈了。万千新芽萌动,无数枝条抽绿,燕子剪着春风,送来花朵绽放的声音。记者 刘文华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