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流调人员:疫情防控的“侦察兵”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14 06:32:51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同样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样是抗疫的主角,却一直默默无闻,我们也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作用,他们就是流调人员——抗疫前沿阵地的“侦察兵”。

封控区的不少居民,近日都接到了询问活动轨迹、是否接受核酸检测、是否去过外地等内容的电话。这些电话,就来自于流调人员。他们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他们是怎么工作的?3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华龙区长庆办金桥社区,采访了几位流调人员。

“您好,我是……,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向您了解一下情况。”华龙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工作人员巩明莉正在做流调,“请问,您的名字叫XXX吗?请问您14天内离开过濮阳吗?……”

她耐心地与对方慢慢沟通着,“具体行程可以帮我们回忆一下,请您别着急,慢慢想,也可以借助你微信支付或者手机相册等多种方式回忆,您现在提供的信息对我们很重要,越详细、越全面,对我们后期的排查工作越有利……”

巩明莉介绍,疫情抗击战打响后,她根据组织安排,下沉到华龙区长庆办金桥社区做志愿服务。3月11日下午,协助社区做完7个小时的核酸检测工作后,她和同事们顾不上劳累,又接受了社区安排的新任务——投入电话流调工作。他们两人一组,一人打电话,一人做记录。

他们拨打的电话,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大数据筛查,派送到华龙区,华龙区又根据实际,下发到每一个社区的。这些电话号码的主人,都是经过大数据严格筛查,有的近日去过外地,有的去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有的生活在濮阳市的封控区等。通常一个电话下来需要五六分钟,遇到特殊情况需要15分钟以上。当天下午,他们10人分五组,共分配了300多个要流调的电话。

打电话的过程中,他们不敢咳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会漏掉一个细节,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打完电话,他们再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核查。当天下午,他们从2点多一直工作到7点才结束,嗓子都快哑了。让他们感动的是,面对流调人员的电话,绝大部分市民都选择友好和配合,如实回答问题。

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配合的人。有些人听明来意后,一句不吭直接挂断;有些人接到电话后,怀疑是骗子,非要让流调人员用固定电话打;有些人一再询问是否信息会被泄露;有些人在问到家住什么小区时会反问流调人员:“我又没去过其他地方,你问我住哪里干什么?”

巩明莉说,面对极少数市民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友好,流调人员不能生气,更不能与市民发生争论。可以说,即便再苦再累,也得把委屈往自己肚子里吞。遇到那些电话打过去挂断或几次不接的人,他们会一条又一条地发短信,让对方理解流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到对方接电话为止,因为他们知道流调工作必须要快、要细、要准确。

“流调工作是一条隐形的‘战线’,甚至有好多人都不知道有流调人员,但我们真真实实地在工作着,也在为疫情防控做着贡献。”流调人员薛仕哲说,“通过参与电话流调工作,更加体会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接到流调电话后,能配合我们的工作。您的配合,既可节省时间,又是在为全市疫情防控添砖加瓦。”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田利伟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