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重点项目建设——
迸发高质量发展“速度与激情”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7-12 06:29:14   

7月5日,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并组织开展我市“三个一批”活动。当天,我市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额539.88亿元,居全省第4位;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185.6亿元。

省发改委当天通报,在今年前三期“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中,濮阳居全省第4名;就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转化情况和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谋划来看,濮阳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7月6日至7日,冒着滚滚热浪,我市举行2022年全市第二季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活动。观摩的项目既有新开工项目、一季度开工在建项目,又有新投产项目、数字化转型项目,处处涌动着重点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

这一切表明,当下的濮阳,经济发展号角嘹亮、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全市处处“热气腾腾”,迸发着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盘点项目建设,濮阳有“亮点”

抓项目建设,展示的是决心,提振的是信心,赢得的是未来。

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上强调:“要把产业项目作为抓投资的重中之重,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加快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先进产业集群,引领支撑河南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大盘等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嵌入、植入、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凝心聚力、奋力攻坚,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成、达产达效。市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乳酸项目、市委书记杨青玖分别作为第一期“开工一批”项目代表、前两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先进市,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具体来说,在“三个一批”项目谋划实施中,我市前四期“三个一批”共纳入省监测库项目331个,总投资2537亿元。其中:“签约一批”项目72个,总投资692.2亿元;“开工一批”项目156个,总投资1216.5亿元;“投产一批”项目103个,总投资628.3亿元。

7月5日,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通报了前三期“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考评结果和前四期初步核查结果——

前三期在“三个一批”省监测库项目149个,总投资1260.5亿元。在省综合考评中,濮阳市居全省第4名。其中,“签约一批”项目开工率居全省第5名,“投产一批”项目达效率居全省第4名,服务保障方面居全省第4名,加分方面居全省第7名。

前四期在“三个一批”省监测库项目193个,总投资1195.7亿元。经省初步核查,濮阳市91个“开工一批”项目投产率81.3%,居全省第3名;79个“投产一批”项目达效率96.2%,居全省第6名。

我市共纳入第五期“三个一批”建设活动项目103个,总投资856.5亿元。其中:“签约一批”项目34个,总投资539.9亿元;“开工一批”项目38个,总投资185.6亿元;“投产一批”项目31个,总投资131亿元。

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当下的濮阳,大项目纷至沓来、大建设热火朝天,这些必将为濮阳加快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新活力。各级各部门抓好项目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越来越强,比学赶超、踔厉奋发,力争在全面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项目建设,濮阳有“抓手”

濮阳在重点项目中亮点频出,得益于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和管用有效的手段措施——

抓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印发实施加快“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以开发区为试点,创新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动实现项目办事不出区;推进无障碍施工,落实“三个一批”项目管控豁免,保障施工原料企业有序生产和运输;创新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参建单位信用评价,对不履行、不适当履行合同而影响项目建设的单位开展信用惩戒。坚持观摩考评与综合考评结合,全面分解“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5个方面20个大项51个小项指标任务,优化项目谋划储备、签约落地、开工投产、投产达效和服务保障等5大环节协调服务,全过程提速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双线运行,印发实施稳运行促增长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建设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白名单项目保障办法,确保疫情期间项目不间断施工。

抓谋划,蓄足高质量发展动能。超前开展项目谋划,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稳投资战略机遇,提前启动全市项目集中谋划工作,分批次谋划论证筛选十大领域2377个项目,总投资7232亿元。扎实开展项目储备,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入库储备“四新”产业及食品、家居、羽绒等特色产业链项目968个,总投资4860亿元。

精准谋划招引项目,建立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聚焦主导产业链条,瞄准缺失环节,充分对接本土企业发展壮大需求,谋划产业链堵点、痛点、断点招商引资项目311个。

抓招引,持续夯实建设基础。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聚焦“四新”产业,建立招商专班(小组)12个,组建利用外资专班4个,聘请“濮阳市招商顾问”41名,压实目标责任,合力招大引强。深度挖掘市政府4个驻外办事机构作用,创新成立“双招双引”基地4个,推动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破解招商线索收集难、人脉拓展难问题。克服偶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开展网络招商,自5月24日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与1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视频对接,扎实推进项目合作。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15张产业链招商图谱,紧盯头部企业、关键企业,河南投资集团投资181亿元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雄安科融环境投资100亿元的新能源科技国际产业园、天顺运达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签约落地。

抓保障,扎实做好要素供给。在资金方面,坚持定期摸排项目资金需求,分级分类组织银企对接洽谈活动,优先帮助“三个一批”项目申请对接国家、省支持资金。今年以来,累计为155个项目争取上级资金98.7亿元,其中为109个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93.3亿元。在用地方面,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改革,推动实现开发区内企业投资“事项全承诺、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标准地”出让1677.5亩,位居全省前列。在用能方面,加强能耗指标调配,为巴德富新材料、三棵树新型涂料等11个重大项目协调新增能耗32万吨标准煤,为天能33万吨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挖掘煤炭消费替代量3.9万吨。

抓调度,及时破解堵点难点。着力破解项目跟踪服务难点、信息整合盲点,搭建“三个一批”项目及省、市重点项目视频监控体系和智慧调度平台,并与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贯通运行,实现项目管理“一网查进度、一屏览动态、线上解难题”。自平台建成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在线视频调度105次,协调解决问题207个。将“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纳入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周交办、月打擂”活动。坚持正向引导和反向激励相结合,不断完善项目“现场调度”,在项目建设进度快的县区召开正向调度会,介绍项目建设经验;在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的县区召开反向调度会,共同帮助查找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召开正、反向调度会10次。

抓环境,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开展“放管服效”改革,强力推动审批事项移交县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工作,实施“容缺办理”“联审联批”,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项目代办制,实现项目审批申请一个工作日内转办、重大项目审批申请即收即办。新型化工基地审批服务分中心设立,12家市直单位的44个事项和濮阳县、范县相关业务部门6月1日入驻办公,项目不出区即可完成主要审批事项。率先建成全省首家市级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开展“三个一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活动3次,共计观摩“三个一批”重大项目105个。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闫玉龙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