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题: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坚强指引——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胡浩、吴晶、周琳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释放出哪些关于发展网信事业、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信号?记者专访权威专家进行了解读。
信号一: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李艳认为,推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等发展目标,制定网络相关政策法规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积极回应国际关切等,是全方位落实对内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对外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
李艳说,在当前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网络强国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形成,为这一目标指明了实现路径,提振了全社会信心,提供了行动指南。
信号二: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是我们开展各项网络安全工作所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学。”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金融、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的神经中枢。网络安全出问题,就意味着这些行业的停滞,轻则影响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安全,重则危及国家安全。因此,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左晓栋说,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培养网民对违法有害信息的辨识和抵抗能力,才能构建起全民网络安全防线。
信号三: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没有核心技术,就只能受制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工作者再次敲响警钟,也为我国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指明了方向。
吴建平说,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应用市场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必须看到差距。应该利用我们在应用领域的优势,加快基础性核心技术的投入与研发,尽快在基础性、关键性核心技术上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针对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题思路:“优中选优、重点突破”,将更有利于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将更有利于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将更有利于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将更有利于推动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信号四: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