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活力新城迸发勃勃生机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五年建设发展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9-11 06:42:44   

龙山绵延,绿荫翳翳;清浅白沙,湖水潺潺;班家小镇,人头济济;园林景观,妙笔处处。走进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那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一座座新起的高楼,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示范区筑巢引凤、以城带产,累计完成投资426.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6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产业发展异军突起。示范区已成为全市上下关心关注的创业热土、投资投入的纳金洼地和人流物流竞相汇入的首选集聚地,正朝着“建成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展示濮阳新形象的窗口、拉动市域经济的增长极”奋斗目标铿锵前行、砥砺奋进。

坚持科学规划

绘出龙都发展新蓝图

示范区是从一张“白纸”上建设起来的新城区,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在规划选址时,为将建成区与示范区有机衔接起来,在建成区北部规划示范区的布局,并在城乡接合部先行启动了4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这样的规划布局,既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又符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该规划方案先后荣获“2014年全国人居经典方案竞赛规划金奖”“北京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设计城乡规划设计综合奖”。

牢牢把握“三区一中心”的功能定位,设置了开州路、卫都大街两个城市发展主轴,设计了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行政宜居区、文化教育区、现代农业区五大功能组团,形成组合有序、优势互补、设施完善、整体协调、空间集约的城区发展格局。

顺应国家政策调整,几经论证审议,将远离起步区核心区的商务中心区,调整至龙湖龙山核心地带,推动示范区建设快速发展。2016年年初,根据建设发展情况,示范区决策者们又审时度势,作出了起步区“东城西乡”的战略布局决策,在东片区科学推进货币化安置、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依托西片区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田园风光,以建设班家耕读小镇的形式,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产权改革新路径,走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秉承规划是龙头、规划是根本的理念,把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融入到专项规划的每一个决策环节、实施工程,确保了新城区起步建设高标准、建后管理精细化。

坚持发展为民

城乡建设呈现新境界

濮北片区曾是一片贫瘠之地,随着示范区开发号角的吹响,一批批建设者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这里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体系快速成型。建成通车道路28条57公里、桥梁10座1028延长米,形成内部快速疏解、外部高速连接的综合运输路网,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实施了城市配套工程,城市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龙湖岸线综合提升和龙山水土保持工程,秉承“把森林引进城市、把园林搬到街道”的街景绿化理念,全长4500米的卫都大街绿化景观带水系全线贯通,G342两侧的四季花海竞相开放,高标准建成了卫都大街南海海绵城市示范段,打造中国园林式海绵城市公园,形成了“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景,冬有青”的生态格局,“龙山看景移步易景、龙湖赏绿满眼尽绿”的景观效果得以实现。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园区及绿城实验学校、开德中学、开德小学等7所学校在校学生近3万名,崇文小学等项目强力推进。市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等22个公共服务项目部分已经建成投用,部分即将封顶。3大政务服务项目、5大地下停车场等16个民生项目正在强力推进。

民生事业红利不断。对祁家庄、娄店、貌庄3个城中村进行就地改造,对东张仪、许村南、疙瘩庙等8个村分别在东湖社区和西湖社区进行整合安置,同步推行货币化安置政策,已超额完成1000套货币化安置任务。以村委会为主体的4个劳务公司,带动群众就业2万余人次。

同时,注重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举办示范区大讲堂、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等活动,邀请专家讲授“讲礼仪、教规范”,领导干部带头倡桃李之精神,行无言之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乐奉献、讲付出,重实干、懂规矩的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宛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翩翩少年,一座活力四射的新城区轮廓日渐清晰。融合、高端、集约,以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生计”新城区为指引的示范区,正在龙都大地上迸发出无限活力与生机。

坚持产城融合

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没有产业作支撑,产城融合就是一句空话,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就必须实现产业集聚。近年来,示范区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做实硬环境,一方面打造软环境,基本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以高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为两翼,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养老、教育体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6个产业齐头并进的“126”产业布局态势,高端产业发展实现了遍地开花,产业聚集效应正逐步显现。

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已与44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其中11家企业在濮完成注册、33家企业正在办理入驻手续。与国内知名风投企业赛伯乐集团成功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新技能科技服务产业园、3D科技研究院、竹纤维综合管廊新材料示范基地等项目。

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只是示范区“磁场效应”发力的一个领域,其他领域的雁群之势也正在快速会聚。

我市首家五星级酒店―――阿尔卡迪亚国际酒店在龙湖西湖半岛掀起施工高潮,滨河商业风情街即将动工建设。恒大悦龙台商业综合体项目加速推进,恒大影城即将开放。

中原天然气总部大厦较原定节点提前两个月主体封顶,恒基伟业大厦、龙湖半岛置业总部正加快办理前期手续。包括金融中心在内的企业总部二期项目已完成投资收益测算,绿地集团、恒大集团等整体开发意向强烈。

投资规模超过35亿元的荣盛华府、建业世和府、恒大悦珑湾、汇丰龙湖山庄4个项目正式落户示范区,东方花园、绿城小区、龙湖华苑、香榭里4个小区建成入住居民近3.5万人,恒大悦龙台、东湖方舟、秀水丽湾、娄店新村、滨湖湾等14个房产项目主体工程落地,年底前可达到入住条件。

水库龙山片区已成为群众休闲游玩的首选之地,每逢节假日人海如潮。水上文化旅游线路常态化的运营,成为示范区做活水经济的特色品牌。东湖沙滩浴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示范区打造亲水景点的代表之作。目前,班家耕读小镇建成投用的仅是项目一区一期的美食街项目,但已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旅游休闲。

成功举办中国濮阳首届龙都摩托艇大赛、濮阳市首届龙舟大赛、龙都濮阳国际龙舟邀请赛等重要国内外赛事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复检等重大活动举办及重要对外接待工作中,示范区成为“必点菜单”,成为加分因素、出彩亮点。

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实现“量”的突破的同时,也并达到了“质”的拐点。5年来,示范区共创造土地收益42.98亿元,土地价格由2012年的均价140万元/亩攀升到今年的最高386万元/亩。可以说,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奋斗,示范区的发展潜力在龙湖蓄水后的两三年内得到集中迸发,区域经济拉动市域经济增长的能力正蓬勃释放。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示范区历任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们将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为推动濮阳市赶超发展贡献我们示范区的绵薄之力。”示范区主要负责人说。(通讯员 尹钰洁/文 翟晓飞/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