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5月22日下午,濮东产业集聚区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公司销售总监张乐义介绍,尽管装备制造市场比较低迷,但公司的产品订单已排到7月份。这是该公司以实际生产与现代网络营销完美融合、走转型发展之路带来的巨大变化。
油气装备制造产业是华龙区的主导产业。经过20余年发展,该区油气装备制造企业达到149家,占全市油气装备制造企业总量的8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从业人员1.78万人。2016年,华龙区油气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6.8亿元,同比增长11.9%,产品涉及钻井、采油等8大装备环节2300余个品种,形成了集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服务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为做大做强油气装备制造产业,发挥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该区在设立5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2015年起,区财政又列支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奖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和油气装备制造科技创新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国内石油开采油块减少,油气装备制造类企业增长乏力。针对行业“寒冬”,华龙区积极开展转型发展攻坚战,以高端化、绿能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深入实施企业装备升级计划和企业互联网提升计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在连续3年举办油气技术装备展览会的基础上,今年9月,该区将举办第四届中原(濮阳)油气技术装备展览会,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览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油气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市场。同时,该区还注重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7年,该区计划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2个,总投资9.1亿元。截至4月底,已完成投资2.26亿元,4个项目完成技术改造。
在推进工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华龙区依托油气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优势,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打造特色鲜明、传统与新兴产业并存的多元支撑产业格局。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华龙区现有中原特车、中原总机、望联机械等一批专用车制造企业,形成了集研发设计、专业制造、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2016年6月,中原特车与青岛一汽、中科深江合作研发的国内首台多功能、纯电动、大吨位抑尘车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被工信部批准进入新能源推广目录。中原总机与河南森源重工合作生产的新能源环卫车,望联机械与中国二汽合作生产的电动货运车、垃圾车、物流车等,均已投放市场。在低速四轮电动车方面,华龙区引进了总投资13亿元的河南嘉远电动汽车基地项目,具备了年产3万台低速四轮电动车的能力。河南森源重工投资20亿元在华龙区进行充电桩制造和微电运营管理,该项目已投入生产。
此外,该区还引进了韩国汉阳汽车电子线束、久通汽车摩擦片等10余个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项目。为推动汽车产业有序发展,华龙区规划实施了占地6000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过筑巢引凤,致力打造产业基地。
在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同时,华龙区还依托文96、文23及绿能高科的LN G资源,引导天一机械、兴泰金属、锐驰高科等企业做好设备制造、集输等终端应用,逐步形成从LN G生产、储运到终端销售设备制造等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节能环保装备业方面,依托天地人环保等企业对钻采废液一体化处理、钻井废弃物处理等领先技术的应用,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开发新的产品体系。2016年,华龙区9家企业与加拿大清洁能源协会合作,建立企业联盟,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华龙区还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生态旅游业、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养老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优质种养业,以体验经济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一体两翼”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
到2020年,华龙区的转型攻坚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将超过9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0%;油气装备产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利税75亿元;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创建国家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宗永刚 韩学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