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清丰县:调结构促转型助推“六区”建设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01 09:23:54   

濮阳网讯 5月28日,记者在清丰县产业集聚区亚达金鹰家具有限公司看到一派忙碌的场景,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该公司自去年11月建成投产以来,来自国内外的订单不断飞来。该公司是清丰县承接京津冀家居产业转移引来的首批企业之一,目前清丰县已累计引进家居企业150多家。  

抢抓京津冀产业转移机遇,招大引强,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家居产业集群,是近年来清丰县实施开放招商引资主战略,坚持公平与效率、加快转型升级、力求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丰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上任以来,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活力中心区、文化传承区、生态涵养区、融合示范区、红色旅游区“六区”建设,并把抢抓发展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作为打造“六区”建设的头号工程,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的新局面。  

注重开放招商强化工业支撑  

为打造中国中部“家居之都”,自去年4月以来,清丰县组织20支驻地招商小分队分赴京津冀,划分3大区域20个片区,登门拜访企业420多家,邀请86批460多家客商来清丰考察,全力以赴抓招商、抓签约、抓落地、抓进度。目前,皇甫世佳、一品龙腾、语木皇家等优质项目纷纷落地投产。  

清丰县注重合作共赢,盯紧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央企国企、知名上市公司,通过频繁互动、反复对接、真诚服务的方式,与北京城建集团、中建七局、中国十九冶、河南水利投资集团等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目前,清丰县文体中心(含“两馆十场”)、冶都世外桃源等13个商住小区、李家庄等3个城中村项目快速推进,7.8公里的滨河五彩漫行道建成投用。  

与此同时,该县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质量和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中高端产品比重,建设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为全县转型发展、赶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体制机制培植发展动力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项目建设引领“六区”建设出实效、见成效,清丰县成立了“六区并进”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推行“马扎工作法”,小组成员现场研究解决企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干部服务企业“十不要”,支持、配合、服务转移企业到清丰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清丰投资集团,设立家居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中原证券营业部和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争取项目资金19.1亿元,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坚持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持续弘扬“厚德、包容、创新、笃行”的精神和“敢想、敢干、干成、干净”的干部作风,推行攻坚克难工作专项考察等制度,奖勤罚懒,能干者得重用,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优化产业结构拉动三产融合  

调优农业结构。清丰县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牵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种植食用菌,先后引资建成杏鲍菇、海鲜菇、金针菇等工厂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各企业生产基地结合生产实际,采取仿野生栽培、冷房反季节种植等方式,整体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拉动原辅材料收储加工、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运输、菇菌文化餐饮、电商专营等产前、产中、产后相关产业发展,有效推进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有机融合,拉长了产业增值链,发展了新兴业态。  

与此同时,该县不断提升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单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的综合提升,倾力打造单拐观光大道,努力把单拐打造成全国优秀的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和一流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可以说,“千年古顿丘”已然变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魅力新清丰”。(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翟亮亮)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