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致敬抗疫英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保障民生 我市实行“菜篮子”暖心措施
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2-11 21:57:40   

自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市民纷纷居家“抗疫”,尽可能减少出门次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我市各县区相继开展了交通管制、封闭管理、居家隔离等措施。为确保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我市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采取暖心措施保民生。

足不出户,确保群众生活所需

“您好,这是您要的纯牛奶,还有其他一些蔬菜,您核对一下看东西够不够。”2月5日早晨,百姓量贩南乐店职工魏丽娟,将生活用品送到瑜达苑小区顾客手中。这是魏丽娟送货的第二天,这两天,她已累计送货15单,每当看到顾客满意地拿到自己订购的商品,她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而她,只是所有超市配送员工中的一员。“这是南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要求我们超市联系附近住户的订单,订单一到,我们根据顾客需求送货上门。”魏丽娟告诉记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县群众足不出户生活也有保障,南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本职,结合工作职能,一方面划分网格,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商超社区保供表,确保全县每个居民区对应的保供超市;一方面联系全县超市,确保粮油、蔬菜、果品、肉蛋奶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督促超市、便利店、社区供应点增加补货、补架频次,按群众所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生活用品配送上门服务。

与此同时,南乐县元村镇为保障群众正常生活,镇党委、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探索实施“菜篮子”工程,协调元村镇各大超市及蔬菜水果等物品供应点,对蔬菜、生活必需品和肉、蛋、奶的运输车及时放行,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原则上,3000人以下的村每村留一个生活用品供应点,3000人以上的村每村留两个生活用品供应点,供应点每天上午9:00-10:00和下午4:00-5:00各开一个小时,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外出和集聚。每个供应点必须配有测温器,同时,监督采购人员戴口罩,降低交叉感染可能性。

为方便居民能够联系到超市,南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职工在全县小区、家属院张贴对应保供超市联系电话,居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订购日常生活用品,超市员工送货上门。截止目前,全县超市向泰和新城、泰隆新村、昌乐花园、企业局家属院等共计146个家属区,配送商品累计960余单,各大超市几乎没有顾客的身影,极大地减少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流动。

保农业生产经营 稳住群众“菜篮子”

保销售,还得保供应。为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企业有序生产,范县王楼镇着力引导,帮助农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阻击疫情、保障供给、守护“菜篮子”提供有效支撑。

王楼镇要求相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需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并进行申请报备。同时,要求各畜牧、种植基地等,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四个到位”落实生产经营防疫准备措施,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返岗人员疫情核查,做好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全面开展厂区消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疫情防控期间,镇领导到惠盈养殖、朝峰蔬菜种植基地、家合蔬菜种植基地等了解经营情况,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企业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我们一定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生产期间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相关农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要做好员工管理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积极复工生产,确保百姓“菜篮子”,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管理服务“三二一”  架起抗疫为民连心桥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新习镇按照“外防输入、内防蔓延”的原则,对武汉返乡人员等重点管控对象,实行管理服务“三二一”工作法,把严格管控和热心服务有机融合,架起抗疫工作连心桥。

一是明确管控服务“三包一”制度。对所有排查出来的武汉返乡人员,在居家隔离的基础上,实行包村干部、村干部、村医“三包一”制度,保障口罩、消毒液等用品,每天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状况,一人一测,一人一档,动态监测,收集研判,切实阻断传播隐患。

二是实行管控“两见面两报告”制度。每天包帮责任人于早9:00和晚20:00与其隔离人两次见面,详细了解隔离人员身体状况和动向,将会面照片和所掌握情况及时向村党支部书记报告,由村支书将会面照片报“镇疫情防控工作群”,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总登记,及时掌握隔离人动向。

三是实行一项代办便民服务。组织各村干部、党员、热心群众成立代办服务志愿队,对隔离群众的物资需求,通过微信、电话等及时接单、及时办理,确保群众生活保障到位。截止目前,共成立代办服务志愿队30支,为群众代办蔬菜、粮油、米面等物资100余次。(记者 赵春晖)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