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致敬抗疫英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目镜下的坚毅与温情--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2-03 21:19:12   

疫情就是命令。

生命重于泰山。

面对疫情变化,1月27日,市委、市政府按照上级“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患者”的要求,果断决定将市定点疫情医院(市五院)全权交付第一人民医院接管,该院党委书记王本立临危受命,担任市定点疫情医院(市五院)第一书记、第一院长。

该院王本立书记、马玉波院长及时召集相关人员,连夜召开专题会议,从自愿报名的医护人员中,挑选精兵强将,迅速组建以呼吸科主任医师刘洪洲为队长的医疗队,并连夜集中进行规范培训。1月28日一早,该院王本立书记亲自带领第一批15人的医疗队火速进驻五院,立即投入战斗,29日,又派13名医护人员前往支援。

微信图片_20200203210251.jpg

2月1日该院党委书记王本立、副院长张秋丽陪同市领导督查疫情防控工作

严重的疫情猝不及防,让人来不及思考。你们却一个个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报名请缨,强烈要求参加抗疫医疗队。

你“人民健康卫士”的梦如愿以偿。一时间,你撇下身上所有的标签,成为一名向险而行的抗疫英雄。

走近疫情定点医院,走近一周高强度工作的你们,才知道那些身着隔离服,比着胜利手势微笑面对镜头的你们,是多么的不易。一张张定格在照片上的笑脸,不过是你们为自己加油助威表现出的一时的果敢。

微信图片_20200203212235.jpg

该院刘洪洲主任和几位医生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刘洪洲,中共党员,呼吸科主任医师,这次抗击疫情医疗队队长,每天查房、诊治、研判病情、会诊....连续近一周的日夜奋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信心满满。他谈患者的病情、谈领导的关心、谈战胜疫情的信心.....很是从容,但当记者问到这几天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的情况时,这位没被疫情和疲劳压跨的呼吸科专家,话没出口,却已哽咽.....几次平复情绪后,他说最辛苦的还是我们的护士,她们都还很小.....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天生不怕死的英雄!面对疫情,为了入职时的誓言,有的只是不怕死的决心和战胜疫情的信心而已!职责和使命在肩,他们不得不上!

穿上隔离服,你们是不记报酬、不惧生死的抗疫战士!

脱下隔离服,你们是乖巧听话孝心满满的女儿(或儿子);温柔贤惠的妻子、爱心丰盈的母亲,间或是伴妻左右的好丈夫、爱子心切的好父亲;走出家门,你们是活力四射青春时尚的小女孩,或是阳光率气的大小伙。

其实,他们就是一群活泼可爱的80后90后。

采访过程中,她们每位一开口都会先说到“我们护士长”这五个字。

这里被多次提到的护士长是消化一科主管护师、护士长--孙坤然。

微信图片_20200203212228.jpg

一位记者在采访后说:其实护士长的脸没那么胖,她的脸虚了

张红秒,神内一科主管护士。她说,我先说一下我们护士长,她每天一早进入隔离区,晚上10点多才回到休息处,没吃过一顿热乎饭,每天全凭方便面充饥,几天下来,满嘴溃疡,有人提出为她申请个保温饭盒,想帮她从食堂带饭,被她断然拒绝:这是啥时候,还讲享受!

张红秒是第一批第一位走进隔离病房的护士。她说十几年的护龄,但穿隔离服她是第一次。走进病房的刹那,她大脑一片空白,全是蒙的。但当她看到患者看到她时那渴望的眼神,她才醒悟自己是来给患者做治疗的,现在自己就是患者的希望。于是她深呼吸稳定情绪,勉励自己:坚强,坚强,再坚强!给患者扎上针、输上液,她发现自己已大汗淋淋。最后,她自豪的说,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就是闭着眼睛扎针也能一针见血了。

这就是我们英雄的护士,面对凶险,在战斗中自我坚强,在战斗中茁壮成长!

李冰洋,该院神经内三科护师。她说:一层层穿隔离衣时,唯恐哪一点被暴露;一层层脱隔离服时,又唯恐哪点被污染。 但面对镜头她笑的是那样甜美而坚毅。

她笑着对记者说,只有笑着,我的妈妈看到镜头中的我才会放心,我的孩子看到镜头中的我会认为她的妈妈是好样的。

但时隔几日,她的双胞胎女儿已认不出视频中的妈妈。她背过脸偷偷拭泪,而一转身走进病房,给患者扎针、喂药、安抚患者情绪,毅然是坚守一线的英雄!

难怪孩子认不出妈妈。笑脸的背后,当记者的镜头慢慢移近,才看到她胳膊腕缠着的绷带,一颗门牙少了一半。(李冰洋在第一次穿着隔离服进病房时很不适应,不小心摔倒,胳膊腕摔伤,牙齿磕掉一半。)

常艳芳,消化一科主管护师,一见到她,正好休班的她正在忙着整理库房,听说是记者采访,她便喋喋不休地说起她的护士长,唯独没有提到她自己。

每次进出隔离病房,每个人每一次隔离服的穿与脱,都是护士长亲手帮我们一遍遍仔细检查;每一步操作流程,护士长都要重复来重复去的一遍遍叮咛.....

王雪平,该院消化二科护师。为进隔离病房,剪掉了心爱的长发。美过颜的照片,仍摭不住脸上、脖子上被隔离服压伤的印痕。

.....对于进驻市疫情定点医院的28位战士,每位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话题。一桩桩,一件件,只是他们使命在肩,坚守在病房一线,没能接受记者采访。他们是....

微信图片_20200203212221.jpg

走进隔离病房的他们,鼻梁被护目镜压出一道渗血印痕,青春靓丽的脸庞被口罩挤得变了形,头皮被隔离帽磨出血胞,双手被乳胶手套和消毒液变了样,有的拉肚子,有的患上带状疱疹....他们都在带病坚守岗位,轻伤不下火线。

对于长时间被隔离的他们,也许这些皮肉之苦与她们还不算什么,忍忍也就过去了。疼得时间长了,也就不疼了。

最难熬的是夜深黄昏后,身边没有亲人的陪伴,那些被明天一个个未知笼罩着的孤独、恐惧与无眠....

但为了第二天能斗志昂扬地投入战斗,她们有的不得不用安眠药摧眠。

即便如此,他们一有空闲,还要给患者做心里疏导。为防止患者之间相互言说病情,引起彼此的负面情绪,他们为每位患者建了一个微信群,也就是十几个医护人员同时陪每一位患者单独“聊天”。

为了不打扰他们工作和休息,采访只进行了几个人,但他们名字和故事永远会被传唱。

微信图片_20200203212213.jpg

第一批留观的3名患者已出院

我们没有退路,唯有坚定希望!

万苦艰难千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知。你们在一线战斗,我们在后方坚守!请你们相信:疫情当前,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14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万众一心,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积合力以致胜、汇众智而成功。没有中国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难、迈不过去的坎。

有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在院领导带领下,没有打不赢的攻坚战!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