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农历大年三十,正在老家准备祭礼过年的华龙区建设路街道锦绣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合军接到了办事处紧急通知,要求各社区迅速摸排从湖北武汉返乡的人员情况。接到通知后,他急急忙忙驾车冒着浓雾从老家赶回办事处,连夜帮助相关部门同志一起筛查返乡人员名单,一直熬到深夜两点才从单位回到家中。
疫情就是命令。第二天,大年初一,当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时,陈合军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由于社区居委会大多都是女同志,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他没有通知她们,自己一大早便驱车赶到社区居委会,和另外一名男同志逐个打电话询问返乡人员具体情况。由于是初一,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有的没好气。但是,陈合军耐心地讲政策,详细地询问,要求从武汉返乡的人员居家隔离。他中午没顾得上回家,在办公室泡了一包方便面算是过了大年初一。这一天,他打了数百个电话,落实了44个人员详细情况,又是熬到将近深夜2点才回家。
接下来,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陈合军每天早出晚归,带领社区几名同志耐心地与居家隔离人员沟通、联系。防控就是责任,需要有人站出来真正担当作为,“安抚”居民情绪、“控制”恐慌状态、“有条不紊”渡过难关……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而在这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陈合军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锦绣社区全体职工冲向“战场”。面对严峻考验,锦绣社区全体职工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决心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定心丸”!
在接下来几天的工作中,陈合军每天都要交待同事们:“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每次遇到危险情况,他总是冲在最前边。正月初三,大家一起排查返乡人员时,陈合军手里掂着消毒液边消毒边说:“你们往后退,等我把这一片消完毒你们再过来!”就是这样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社区主任,很多时候都顾不上吃饭,只是靠泡面和面包填饱肚子。
1月27日下午,家住锦绣花园12号楼的自武汉旅游返乡的冯某,出现短时间发热现象。陈合军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陪同冯某到市第五人民医院检查,所有检查指标除一项偏高外,其余均正常,初步判断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当天从医院回来已是夜里9点多钟,他又马不停蹄地对该户进行全面消毒,进一步要求全家隔离观察。第二天,冯某无其他症状表现,仅下午有一点低烧。29日,陈合军结合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意见,决定将冯某送医院治疗。开始,病人和家属均不同意,经过他和社区医务人员的耐心劝导,29日下午,病人终于同意再次到医院接受检查。从市第五人民医院检查、拍片,再到市人民医院专家会诊,病人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间断性发烧。陈合军耐心劝导冯某住院治疗,直至病人和家属同意,他们再返回市第五人民医院办理住院手续,然后回家替病人购买用品。直到夜里10点,他顾不上吃点东西,又回到社区起草“安民告示”(温馨提示明白纸),在小区里公开情况,以防引起居民恐慌。这一天,他在办公室过了一夜。
1月30日中午1时许,陈合军他们在小区进一步排查时,发现小区内有一位从湖北随州回濮阳的人员租住在一家居民的地下室里。情况紧急,陈合军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采取措施。他站在最前边询问人员情况,并在劝解该人员去医院检查不成功时,亲自联系各方力量,在市、区、街道办各级领导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力帮助下,从下午一直到晚上9点多,用了整整5个小时的时间,才将该名从湖北随州返乡人员送到华龙区指定医院。
当任务完成后,领导在微信群内为其点赞时,他说:“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陈合军屡次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着辖区居民健康和安全,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这种让“担当”成为居民的“定心丸”的决心,就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硬核”!(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陈建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