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濮阳市第七次党代会 > 五年回眸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一头连着群众出行 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五年间 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9-23 19:15:12   

开栏语:

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结束的“十二五”规划已经离我们远去,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逢中国共产党濮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以现在为时间节点,回顾过去的五年,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极为复杂、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深入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围绕“4321”发展战略和“1234”工作思路,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经济发展保持良好赶超态势,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过头来看,更能深切理解成绩来之不易。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全面回顾过去五年走过的路,为濮阳继续爬坡过坎、奋力赶超,总结经验,凝聚力量。即日起,早报推出《回眸五年奋斗路再谱跨越新篇章》专栏,从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各个方面,回顾这五年来的变化。

说起“行”,很多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路越来越好走了,出门越来越方便了”。为了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出行便利,我市在交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来看一个数字———119亿元,这是五年来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

2010年底,我市面临着以下现实情况:市区不通客运火车;高速公路向东还没有联网,高速路网的整体效益没能充分发挥;干线公路路况差、通行能力低,与周边地区连通不畅;农村公路历史欠账多、总量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周边地市竞相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大背景下,我市在公路等级、路网结构、通行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濮阳赶超发展的需要。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不仅实现了交通由严重制约到明显缓解的历史性转变,还为如何把“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谚语在濮阳赶超发展中落在实处进行了完美诠释。

高速公路网络初具雏形

高速公路是连通外地市的重要通道。我市放开视野,跳出濮阳看濮阳,放眼中原经济区甚至全国来谋划濮阳高速公路网络,并以畅通中原经济区出海通道为切入点,争取上级对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支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高速公路建设。

濮范高速项目引进后,由于各种原因,很长时间没能实质性开工。我市开始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后,交通部门积极想办法帮助濮范高速项目公司营造施工环境、协调各方关系、做好稳定工作,并帮助筹措资金。濮范高速于2012年8月28日全线贯通。

德商高速范县段和南林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两个项目,是豫鲁两省高速路网有效连接的关键项目。我市多次与省交通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争得了省交通运输厅支持。由于施工环境优越,两个项目进展顺利,于2015年11月16日同步建成通车。濮阳高速公路里程达197公里,“井”字形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

除了已经建成的项目,我市还在积极推动和谋划其他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15年12月18日,范台梁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开工建设;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濮阳南环城高速和台(前)聊(城)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正在开展。

一个纵贯南北、承接东西、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即将成就濮阳“三省交通枢纽”重要地位。

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齐发展

干线公路是除高速公路以外,为公众出行提供基础性普遍服务的另一交通主动脉。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干线公路的支撑。这五年间,干线公路建设一直被市委、市政府摆在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市干线公路共开工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46.3亿元,建设总里程46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43公里,填补了我市没有一级公路的空白,在公路等级质量上一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我市从原来1条国道92公里、11条省道497公里的路网布局,优化为4条国道297公里、12条省道558公里,初步形成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初显区位优势的路网布局。完善、快捷的干线公路运输网,大大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降低了商品交易的运输成本,有力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在发展干线公路的同时,农村公路也没有落下。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自2012年起,利用四年时间,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对干线公路的支撑和集散作用。目前,四年的道路改造任务三年就已经超额完成。一条条农村公路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也为广大农民铺就了一条条小康之路。

城市公交变“私”为“公”

交通是民生之本。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一是畅通致富路,二是坐上便捷车。对于不少在市城区居住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看重如何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在市城区自由穿行。

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群众乘车难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公交问题尤为突出。我市原有公交是通过社会融资起步发展的,各线路实行挂靠模式经营,公交的社会公益属性没有得到较好体现,与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坚持公交优先,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公交“姓公”问题。自2013年开始,我市破除不敢担当、凑合应付等倾向,积极实施了公交体制改革。目前,城市公交的366辆个体车辆已全部收回,实行公司化运营,新购542台空调公交车全部投入营运,并根据群众需求新开通公交线路8条、夜班线路6条,调整线路15条,公交线路由运营体制改革前的18条增加至32条。

在推进公交改革的同时,市公交公司还加强了运营服务。现在,建议多了、意见少了,点赞的多了、吐槽的少了,广大群众看到了公交发展的希望,体会到了公交应有的便利。

濮阳来了客运火车 高铁建设就在眼前

看着公路在飞速发展,欣喜之余,“家门口坐火车出行”则成了濮阳人民心头一个未了的心愿。在郑州铁路局、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全市人民这一愿望终于在2016年3月18日这一天得以实现。

2016年3月18日12时06分,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划破龙都的宁静,一列满载旅客的火车缓缓驶出濮阳火车站站台,向郑州方向驶去。这标志着全市近400万人民热切期盼的濮阳至郑州客运列车正式开通,我市市城区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也就此结束。

铁路客运对于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巨大作用在通车后立即显现出来。4月26日,我市首趟旅游专列开行,满载600余名游客驶往重庆、恩施等地;安阳等临近地市的游客也开始组团乘坐专列抵濮观看演出、旅游。濮阳开通客运列车,不仅把全市人民“从家门口坐火车出行”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还可吸纳和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彰显我市区位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使我市更好地融入全省全国开放大格局。

除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方面也是喜报频传。8月31日,郑济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在我市境内共设2个车站,项目正式落地;9月中旬,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线路施工)开始进行工程招标,计划11月1日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郑济铁路建设即将拉开大幕。

郑济铁路是河南省“米”字形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不仅可结束我市无高铁的历史,将我市纳入郑州“一小时交通圈”,还可打破濮阳铁路运输瓶颈,扩大开放优势,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对我市建成豫鲁冀三省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回顾这五年,我市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在交通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路顺了、宽了,不仅让濮阳人民出行更快、更便捷,还将助力濮阳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记者 史式灿 王亚娟 通讯员 樊向玺 郭保锋)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