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濮阳市第七次党代会 > 五年回眸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赶超发展的“金钥匙”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开放招商工作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30 06:21:46   

富士康前来落户,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招商新的突破;清丰县成功吸引河北家具企业整体转移,翻开了集群引进的崭新篇章;与中国建材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苏宁云商、德力西集团、昊华骏化、建业集团等业内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开放招商工作中,我市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表现格外惹眼,利用境外资金和省外资金增速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市”“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市”等殊荣纷至沓来。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转型、促赶超,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格局、强化区域大合作、实施产业大招商、完善开放大平台的一次次生动实践。

瞄准“高大上”

2015年8月24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我市隆重举行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户濮阳,也标志着我市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招商新的突破。

濮阳能够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前来落户,魅力何在?

“从对接洽谈到安家落户,时间很短,效率很高,取得的成果十分可观。”在正一项目开工仪式上,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戴正吴由衷赞叹:“濮阳的招商力度太大了!”

其实,为了让富士康成功落户濮阳,市委书记何雄等多位市领导多次前往其深圳总部,进行洽谈、对接,增进了双方了解,为双方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与富士康洽谈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何雄率先垂范,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将环境、产业、政策、区位等多项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对方。我市招商部门以我市完整的化工产业链条为着力点,制订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分析了我市具有精细化工生产原料充足、劳动力价格低、土地成本低、化工企业集聚等区位优势。事后,戴正吴坦言,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项目的首选地并不是濮阳,但在对接过程中,濮阳市领导干部的执着和诚意最终打动了他们。

这只是我市转变招商思路的一个缩影。市六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市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突出“重大项目、知名品牌、新兴产业”三个招商重点,深入搞好谋划,积极开展驻地招商、集群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大胆探索“以市场换项目、以资源换产业”,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变“招商”为“选商”,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抢占先机、拔得头筹。

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市成功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50余家,新签约、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到75个和45个,占签约项目和开工项目总数的比例比往年明显增长,中国电子商会大数据智慧生

态园、德力西智能电气中部基地、森源集团充电桩、蓝星集团丁二烯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此外,我市还与京东商城、闻泰集团、森源重工、协鑫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0余项,为招商工作积累了资源、储备了优势。

机制跟得上

要吸引外地企业到濮阳来投资兴业,仅仅依靠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服务还远远不够。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我市能够在招商引资上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围绕开放招商工作而制订的政策措施和相关保障制度。

去年4月份,为了更好地突出“产业招商”主线,我市成立了8个产业招商小组,由副市长牵头负责并担任产业招商小组的“业长”,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参与,综合经济部门、要素保障部门、驻外机构为服务单位。

副市长“变身”分管产业招商的“业长”,如此高规格、强力量的领导机制,可以说前所未有。不少长期奋战在招商一线的干部职工纷纷坦言,以“业长”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机制,不仅提高了招商层次,凝聚了招商力量,更突出了产业招商这条主线,这无疑让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奏响了最强音。

一时间,一个个产业招商小组从濮阳出发,北上京津冀,南下沪广深,可谓“披星戴月抓招商,闻鸡起舞跑项目”。

在招商政策上,我市近年来还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环境在优化

去年6月份,我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用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大力简政放权,为经济社会发展“减负”“松绑”。各县区建立保姆式的企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

去年年底,随着首张印有原产地证书备案号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颁发,我市商务部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制度和检验检疫部门原产地证企业备案改革正式启动,我市也成为全省首批“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城市,每年将为外贸企业压缩时间成本近500个工作日。

这只是我市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个缩影。在开放招商过程中,我市领导干部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就像候鸟一样,哪里的环境优越,它就会飞到哪里。

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六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的同时,我市注重加快招商引资平台建设,相继促使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濮阳办事处成功获批、开发区出口化工产品省级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获批、华龙区出口石油装备产品省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和范县出口泥鳅省级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获批、濮阳成为全省首批文化出口基地……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在近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市严格落实项目无偿代理制和并联审批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推进速度。市委、市政府每周一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问题,推进招商工作。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由市县两级领导分包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充分发挥产业招商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招商引资推进会,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对每个签约、落地、开工项目实施台账管理,逐个建立项目台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责任人员等,做到了全市有总账、县区有分账、个人有细账,形成责任明确、层层负责、人尽其责的责任体系,有效推动了项目进展。

曲终人未散,幕落戏未完。开放招商,这条助推地方经济腾飞之路,正引领全市人民迈步走向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