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聚焦审判质效 狠抓精细管理
全市法院出实招硬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9-16 08:03:34   

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引导全市法院发挥司法示范、引领和保障作用,通过公平正义的司法行为,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激发活力、促进发展。

近年来,全市法院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立足审判职能,坚持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根本,以“五着力、五强化”的实招硬招,全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今年1至7月份,省高级人民法院考核的17项指标中,全市法院有9项指标位居前3名,其余8项指标均进入前8名。2019年、2020年,市中级人民法院营商环境评价执行合同指标分别位居全省地市级法院第2名、第3名。

着力在“减”上下功夫,强化两个“一站式”建设。全市法院积极参与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清丰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1至8月份委派调解案件1155件,成功化解因疫情引发的608名业主、905间商铺的减免租金系列纠纷。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工商联、市金融工作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对接,把土地征迁、金融消费、劳动争议等8类案件纳入诉前调解范围。101个调解组织、216名调解员进驻全市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全面推行线上诉讼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共网上立案率74.94%、网上交费率67.45%,分别位居全省第1名、第2名。

着力在“快”上下功夫,强化繁简分流改革。4月13日,全市基层法院同步启动繁简分流改革,实行“系统算法+人工分流”分案模式,将15类案件直接识别为简案,9类案件直接识别为繁案。改革实施以来,全市基层法院分流简案57.92%,简案结案率86.32%,平均审理期限10.3天,服判息诉率99.02%。1至8月份,我市3家基层法院结案率位居全省前5名,华龙区人民法院人均结案200.3件。

着力在“精”上下功夫,强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全市法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优化提升破产案件审理机制。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涉合同案件62772件,涉案标的额192.68亿元。

一是定目标。将执行合同项下3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任务落实到各审判团队,将每月结案目标分解到每个法院、每名员额法官,每周一例会通报案件质效,每月评选办案标兵,每季度评查发改案件。二是盯短板。建立数据库,对超期案件逐案分析、跟踪管理,推动快速结案。三是强指导。市中级人民法院业务庭一对一指导基层法院,对发改率较高的金融借贷、商品房销售等6类案由进行条线指导。四是控节点。对诉前调解、立案、开庭等19个重点流程节点进行审限监控和预警提示。1至8月份,全市法院涉企5类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一二审平均办理天数、执行总耗时等核心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着力在“提”上下功夫,强化破解执行难题。全市法院依法慎用强制执行措施,能够“活封”“活扣”的不要“死封”“死扣”,坚决杜绝“老赖”标签乱贴、“限高”措施滥用。妥善审理企业产权、融资纠纷等案件,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建立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步伐。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收案62件,审结35件,省政府交办的10件国有“僵尸企业”破产案件已全部审结,破产处置工作提前37天完成。二是多举措降低破产费用。出台《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实施办法》,实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制度,严格审查、控制破产费用。三是依法惩处侵害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犯罪,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涉黑恶案件72件,判处犯罪分子399人。四是严厉惩处“套路贷”“虚假诉讼”等违法犯罪行为。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妥善审理各类金融案件,共审结案件38443件,为企业等当事人挽回损失42.53亿元。五是认真对标上级法院各项通报,补齐短板,提高“查人找物”精度,并与公安部门建立查询信息、协查临控、扣押车辆、打击拒执4项联动机制。

着力在“情”上下功夫,提高企业满意度。全市法院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解困难,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业17条法律问题告知书、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8条意见,组织110名法官担任130余家企业的驻企指导员,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市中级人民法院与30余家民营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市法院200余名员额法官到252家企业宣讲民法典,营造了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张洪中 李洁)




责任编辑:刘循源